“北京奧運會的大小賽事,我反反復復看了3個月!”本周,家住普陀區的王先生來電反映,自己購買某品牌數字電視機頂盒3個月來,只能收看一個全高清頻道。而該頻道不僅內容單一,且節目重復率極高。“當初花2000元買來的高清機頂盒,現在成了不折不扣的擺設”。
記者了解到,目前滬上市民收看數字高清電視主要有三種方式:東方有線、IPTV以及地面數字高清廣播。其中,“地面數字高清廣播”在奧運期間火了一把后,如今卻陷入了內容匱乏的困境,而像王先生這樣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
用戶喊花冤枉錢
“2000塊買來的機頂盒,現在卻成了高科技的擺設”。
談及自己購買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機頂盒,家住普陀區的王先生顯得頗為無奈。今年8月份,王先生得知電視臺將通過全高清的方式直播北京奧運會,隨即購買了一臺42寸的液晶電視。而為了接受全高清的數字電視信號,王先生特地還購買了一臺近2000元的地面數字高清機頂盒。原本以為,這些巨額投資會給自己的家庭娛樂生活帶來升級,卻不想煩惱隨之而來。“8月份開北京奧運會的時候,高清的開幕式和比賽直播確實精彩,但奧運一結束,問題就來了。”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奧運結束后,這個所謂的“高清頻道”每天只播放包括賽事重播在內的有限幾個節目,而他和家人感興趣的節目卻少得可憐。“這樣的收視體驗,和當初全家購買平板電視以及機頂盒時的冀望相差太遠”。
記者了解到,目前,滬上市民能夠通過包括東方有線、IPTV以及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這三種方式接收高清電視信號。王先生購買的“數字電視機頂盒”正是屬于最后一種。而相比其他兩種高清收看方式,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內容服務完全免費,節目內容更偏向公益性,頻道建設未來也是以高清化轉播現有的公共頻道為主。所以王先生會抱怨自己花2000元購買的機頂盒,卻不能欣賞到自己想看的節目。
免費午餐陷入困境
由于今年央視以全高清信號轉播北京奧運各項賽事,因此奧運年也被業界認為是中國的“高清元年”。為了搶占市場高地,包括東方有線、電信IPTV、地面數字高清廣播在內的運營商或商家紛紛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希望以“高清奧運”的概念爭取更多的用戶。
地面數字高清機頂盒的生產廠商,寧波弘揚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林業告訴記者,相比其它兩種高清收看方式,地面數字高清廣播的優勢在于接收方便,電視機只要安裝機頂盒,隨即就能夠接收到高清信號,不需要繁瑣的業務申請、辦理、安裝流程。而通過地面數字高清廣播傳輸的節目也不加密、不收費。
既然優勢明顯,那消費者為什么還抱怨2000元買的機頂盒成為了“高科技擺設”呢?一位上海文廣內部人士坦言:“不加密、不收費”既是數字地面高清廣播的優勢,同時也是它的軟肋。“真正的高清頻道,需要從節目采集、制作、編輯、播出、傳輸上實現數字化、高清化,其投入成本巨大,如果運營商無法在后期實現盈利,那么誰來為前期的巨額投入買單”?
據了解,正因為建設高清頻道的投入巨大,因此國內電視臺的高清化步伐進展也較為緩慢。為了解決高清節目匱乏的問題,東方有線和IPTV均采用了向國內外節目提供商購買片源的方式。用戶通過付費服務,就能夠通過機頂盒點播自己感興趣的高清電視節目。而由于產業鏈結構的不同,地面數字高清廣播則不存在這樣的“內容服務商”,消費者目前的收視體驗自然大打折扣。
全民高清尚需時日
據了解,目前全球范圍內實現數字高清電視的主流方式共有4種:有線機頂盒、IPTV、地面數字廣播和數字衛星。而隨著京、滬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試播和中星9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的上天,這4種方式在中國市場“均有體現”。
對于免費運營的地面數字高清廣播,它的前途又如何呢?弘揚電子方面坦言,整個地面數字高清廣播產業確實在近期遇到了一些問題:包括在渠道建設方面的不足、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機頂盒品牌不多,以及廣播的高清電視頻道少,節目單一等等。“但從國外經驗看,地面數字高清廣播的成長和普及均需要2至5年時間,相信未來2年,整個產業鏈的狀況會有很大的改觀”。
上海市信息家電協會秘書長王長崧認為,任何一種新興產品的推廣初期,勢必要經歷相當一段時間的市場接受期。而地面數字高清廣播的的困難主要來自:第一,本身數字電視產業支持情況;第二,整個消費市場對地面廣播的認知度;第三,數字高清節目內容的準備。“用戶目前主要對地面廣播的節目內容存有疑慮,但現在包括央視和地方文廣都在積極準備頻道的高清化,上海文廣也在籌備本地首個高清頻道,整個業界對于地面廣播的前景還是很樂觀的”。
而在11月7日舉辦的數字電視與無線多媒體通信國際論壇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規劃院院長姜文波向記者透露,廣電總局正計劃用5至6年時間,實現將主要城市的電視信號,向地面數字高清廣播過渡。“增加更多的高清頻道已經在計劃之內,只是用戶可能還需等待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