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巨頭與ATSC專利費的漫長談判才剛剛開始,歐洲一系列專利征收項目,又籠罩在中方機頂盒企業的頭頂。
歐洲連發收費函 1月22日,有消息傳出,稱歐洲正加緊成立DVB-T聯盟,以對全球范圍機頂盒的DVB-T技術應用侵權行為進行追究。而康佳和天柏相關負責人則于1月24日向記者透露,事實上國產機頂盒現已經遭到MPEC-2的專利費追殺。“差不多從2006年年底起,天柏、長虹、創維、同洲這些機頂盒產業代表廠商,開始陸續收到歐洲MPEC-2發出的律師函,稱要向應用了MPEG-2標準的每臺機頂盒收取2.5美元的專利使用費,并且要追溯至2000年就開始生產的產品。”身為機頂盒產業領軍者的天柏寬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品向記者透露。 而康佳數字網絡部海外市場部負責人王柏則對這一消息予以了確認:“目前主要由香港一家專利收費職業公司SISVEI代為專利持有人收取專利費,及進行相關談判事宜。” 中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塵埃落定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迅速發展。而也正是這一原因,令擁有該領域核心技術專利的歐盟企業,對我國機頂盒產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 但更令國內機頂盒企業們擔心的是,從目前來看,中國作為世界機頂盒最大產出國的地位將長期難以撼動,而這也就意味著,該產業必將迎來更多的“覓食者”——正在抓緊組建的歐洲DVB-T聯盟,即是一例。呂品表示:“先放水養魚,養大了就收網,正成為國外技術企業在華實行的重要策略。” 國內企業冷處理 面對歐洲接踵而至的一項項專利追殺,大部分國內企業的態度卻意外地十分淡然。王柏表示:“我們還沒有開始進行談判。”而一機頂盒上游方案供應商也向記者透露:“據我們了解,長虹、海信等相當數量的廠家都決定執行‘暫不理會’的策略。” “這主要是因為專利費收取標準雖已出臺,且理論上是要對每臺機頂盒都收取專利費,但真正執行起來卻有相當難度。”呂品表示,由于機構設置的局限性,目前MPEC-2還僅僅是在歐洲的境外海關進行攔截、查驗繳費情況;對于出口到其他國家、地區的產品,則尚無法控制。而這也便為絕大多數國產企業預留出了生存的空間——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機頂盒項目總監劉宏海就十分輕松地反問:“目前還沒涉及到內銷市場嘛。” “其實我們也不想采取這樣的‘逃避’政策,但是沒辦法。因為如果哪個機頂盒廠商按2.5美元/臺的標準付費,那它就是找死。”呂品無奈地表示:“‘產業尚未發達,價格戰已然興起’的怪圈,早令國產機頂盒廠商的平均毛利每況愈下。”而王柏亦對此十分認同:“目前機頂盒產業的平均利潤率約為10%,也就是2~3美元左右,其中低端機的利潤更只有1美元多,即便是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機頂盒產品,也不過達到一臺4美元左右的利潤水平——如果一下就被專利費拿走一多半,則廠家必死無疑。” 未來寄望信產部 但是,所有廠商也都十分清楚地明晰,這樣拖著總不是個長久之計。“事實上部分出口歐洲數量較大的廠商如同洲、創維等,為了避免海關扣貨的風險,已經在同外方積極談判。”某機頂盒生產企業負責人透露稱,這些企業的談判方案主要是希望能夠按“打包”的方式繳費,“一年交個三五百萬元人民幣,但要求對方不再對出口量進行限制——這種方式是大部分國內企業可以承受的。”對這一說法,同洲電子戰略發展部負責新聞宣傳的康先生予以默認:“關于這個話題我們現在不便發表任何言論,因為同洲正與歐洲公司就一些專利費的糾紛進行談判。”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糾紛”主要在于價格:“我們聽說,外方同意按‘打包’的方式收取費用,但給出的要價是一年300萬美元。” 雙方對費用預期的巨大落差令談判陷入停滯。“其實我曾在最近的一次大會上提出機頂盒企業也應像彩電廠商那樣搞個聯盟,和‘鬼子’好好干一仗——因為不難看出外方其實很怕聯盟會增加我們的話語權,所以它們的策略一直是‘化整為零’,始終與我們一家家地接觸。但遺憾的是,并沒有企業響應。”呂品十分無奈。而在王柏看來,這主要是因為聯盟后會牽扯到每個公司的不同利益:“可能大家考慮的都是,就算共同談下了費用,后期利益也不一定好均衡,所以誰也不牽頭。” 也正是因此,身為國內機頂盒領軍企業的天柏,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信產部和廣電總局身上。“MPEC-2的律師函中提出的原則是,誰把產品銷售給最終用戶,就由誰來交費。但在中國,機頂盒是由電視臺銷售給最終用戶的。所以我們一方面向外方強調廠家不是它收取專利費的直接對象,建議它們找中國政府部門去談,一方面也在不斷向信產部反映情況。”呂品表示,希望能夠借信產部的力量,將專利費價格壓至每臺2.5元人民幣的水平。 但據某機頂盒生產企業負責人透露,廣電總局和信產部的態度并不十分明朗:“信產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司長肖華、和其下面廣電處處長白為民,只說讓廠家‘先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