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已注定要成為中國電視數字化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年,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消息稱,到2005年底,我國計劃推出的數字電視付費頻道將擴大到80個,付費廣播節目也將增至45套,并在2015年關閉模擬電視。數字化是一場全世界范圍的新技術革命,是廣播電視發展的必然趨勢。廣播電視數字化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將分步驟實施。那么,這場技術革命又會給業界和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機頂盒既麻煩又難看,為什么不能將它的功能做到電視機里面去呢?
目前,機頂盒的分類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般可分為標準清晰度(SD)和高清晰度(HD)兩種級別,每種級別按照業務和功能劃分為基本型、增強型、高級型三種類型。由于機頂盒不僅完成了數字信號的還原功能,同時還完成了對用戶授權的控制功能,而對用戶授權的控制功能跟當地有線電視運營單位密切相關,各地信號的加密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數字信號的還原雖然可以做到電視機中去,但用戶授權的控制是不行的,否則會引起某個地方生產的電視機在別的地方用不了。因此,用模擬電視機收看數字電視節目需要一個“定制”的機頂盒。
對于中國普通老百姓來說,從消費水平出發,購買機頂盒作為過渡是最適合大多數家庭的選擇。
但由于目前機卡分離的標準遲遲未能出臺,造成了機頂盒不能在市場上流通,各地運營商各自為政的現象尤為突出。
那什么是機卡分離呢?機卡分離是相對于機卡配對而言的。“機”是指機頂盒,“卡”是指完成對用戶控制的智能卡。機卡配對是指機頂盒與智能卡必須一一對應才能完成信號的授權接收和還原,機卡分離是指機頂盒是通用的,只需要合法的智能卡配合就可以實現信號的授權接收和還原。機卡分離和手機與手機的SIM卡類似。機卡分離的最大優勢是接收設備制造商能夠進行大批量的規模生產,就像手機一樣,各有線電視運營單位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卡”而不必為機頂盒的返修問題苦惱。機卡分離的不足是提高了機與卡的綜合成本。機卡分離方式的“機”加“卡”的成本與機卡配對機頂盒的價格要提高約幾百元。
早在今年上半年,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廣播電視處處長白為民透露了數字電視“機卡分離”的政策很快就會正式出臺。白為民說,信息產業部提出“機卡分離”,機頂盒在全國統一銷售,老百姓要入哪個網再買哪里的卡。這樣,企業可以實現規模生產,消費者也可以買到更實惠的機頂盒。但在10月份,國內首個《有線數字電視終端接收設備通用技術規范》(簡稱“有線數字機頂盒標準”),日前在上海通過審定并正式發布后,機卡分離的標準仍未出臺。
有關彩電企業認為,應該是數字電視運營商向機頂盒制造商購買機頂盒,然后向網絡商交費用就行了。但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由于機卡分離的標準遲遲沒有出臺,各地運營商各自為政,各有規定,使得運營商既是管理者,又是建設者,還是運營者,既當隊員又當裁判,給制造商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創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周剛透露,目前機頂盒是由有線網絡公司統一購買,一般很少零售。用戶要想報裝數字電視,需到網絡公司辦理手續,由網絡公司頒發機頂盒并上門安裝。有關人士認為,目前企業只能針對各地運營商采用的接收條件來生產不同的機頂盒,對產量極為不利,只能通過與各地運營商的合作才能生產出適合當地的機頂盒。
據透露,“機卡分離”的關鍵在于卡的標準要公開。各地的運營商只把軟件開放給某一廠家,這樣一來別的廠家就沒有辦法進入那個區域了,在競爭上非常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