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從2004年開始進行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截至2006年1月底,完成有線電視向數字化整體轉換單位、小區1198個,數字電視用戶達到12.57萬戶,轉換率達97%,順利完成了網內用戶的轉換工作,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全國數字電視示范城市”。在這次整體轉換中,綿陽市選用了九洲公司近12萬臺機頂盒,業內很多人知道,在四川機頂盒生產企業并不止九洲一家,為什么綿陽市會選擇九洲的產品呢?記者幾經周折,找到 六大標準選定九洲
了當年具體負責綿陽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的組織實施者———綿陽廣電網絡公司前任總經理付建林。談起綿陽市的整體轉換,他仍然充滿自信:“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我們選九洲作為合作伙伴是正確的,這也是綿陽整體轉換成功的關鍵之一!
一個城市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是一項大工程,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廣電部門做整體轉換和過去工作有很大不同。過去廣電的主要設備都安裝在機房里,出現問題隨時都可以自己解決。但在整體轉換中,廣電部門將數十萬臺機頂盒通過自己的手發放到用戶家中,如果性能不佳,問題成堆,廣電部門對此幾乎是沒有辦法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對機頂盒的選擇,廣電部門都非常小心謹慎。
四川九洲集團憑借多年與廣電交往的經驗,為綿陽提供的數字機頂盒,除確保質量穩定可靠外,在主要性能和輔助功能的開發上接受了當地廣電部門的建議,非常有特點,既滿足了廣電部門整體轉換的需求,也受到用戶普遍歡迎。
付建林回憶:當時我們根據自己的教訓和同行的經驗,在機頂盒選擇上,除了一般要求的穩定、可靠、滿足使用需求外,我們還制定了選擇機頂盒品牌的六個標準。第一是企業資質。這方面我們有過教訓,過去我們曾經使用過深圳一家企業的機頂盒,可是后來這家企業無法在技術上提供持續支持,最后這家企業基本上退出了機頂盒市場,使我們很被動,所以我們需要企業是長期發展的,特別是在這個領域是拔尖的,有長期發展的實力。第二是自主研發能力。2004年前后,國內機頂盒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注定了它要不斷開發和完善。企業的開發能力也是廣電部門考察的重點,如果自己沒有研發能力,僅僅貼牌生產,這肯定保證不了對我們業務發展的持續支持。第三是機頂盒的產能。一個城市的整體轉換一旦啟動,每天將需要發放數百臺甚至數千臺機頂盒,由于提前將發放區域告知用戶,有的用戶還請假在家配合,試想如果廠家沒有大批量供貨能力,這對廣電部門是非常致命的。在綿陽的整體轉換中,我們一般提前7-10天通知九洲要貨計劃,九洲從來沒有因為貨源影響整體轉換進程。第四是售后服務能力。廣電過去一直是搞模擬,現在搞數字,多數廣電部門并沒有數字技術人才與技術儲備,這就需要機頂盒生產廠商有非常強勢的技術支持,既幫助我們培訓人才,又配合我們推進整體轉換工作。第五,考察產品的功能。電視數字化后,除了能向用戶提供更多頻道、更多內容的電視節目服務外,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數字化,把千家萬戶的電視機變成信息顯示終端,提供電子政務等信息服務,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因此,機頂盒必須能滿足信息顯示的要求。第六,考察產品的易操作性。要讓所有人都會很容易地操作機頂盒,這就要求機頂盒的操作必須十分智能化、人性化。九洲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一是根據我們的要求專門設計了更加人性化的符合中國人習慣的使用界面;二是遙控器在一個大拇指范圍內就可輕易操作,僅是遙控器九洲就設計了7-8個樣品讓我們選擇,同時還根據酒店、賓館的要求,專門開發了學習性遙控器,既可控制機頂盒又可控制電視機。從綿陽實踐看,這六條選擇標準,九洲確實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所以綿陽廣電選擇九州,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