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服務是指由獨立提供的專業服務商,以第三方的角色為客戶提供系列的專業性服務過程,該過程以合同的形式來界定供需二者之間的職責。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行業的逐步細分,第三方服務正在飛速發展。
第三方服務最早運用于物流運輸業,形成第三方物流,首先被物業管理業、IT業等模仿運用,之后被各行各業所接受。第三方物流作為物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為企業界高度重視,僅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就達到總物流企業數的30%左右。第三方物業管理作為物業管理中的新興業態,依靠專業化的管理,一出現就受到業主們的青睞,已經成為未來物業管理的發展方向。而第三方IT咨詢、第三方IT監理、第三方IT審計和第三方IT運營等第三方IT外包服務的出現,更是擴大了IT業的發展空間,美國國際數據公司公布:全球IT外包業務在2003年就已達到驚人的1510億美元。在產業價值鏈不斷細分與擴張的過程中,更多的第三方服務業態在不斷涌現,諸如,會計外包、客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市場調查外包、數據管理外包、軟件外包等等,凡是企業核心業務以外的業務都可以由第三方提供專業服務。第三方服務前景無限。
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以獨立于產業上下游的身份以契約為載體為客戶提供專業性服務,同時使客戶的價值增值。因此,第三方服務在具有專業性和獨立性的同時也具有契約性和增值性。
主要特點是:
(一)專業性,即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不僅提供專業的服務,而且在所提供服務的領域已超過供需雙方。
(二)獨立性,即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獨立于供需雙方,與雙方之間沒有上下游的價值關系和組織上的直屬關系。
(三)契約性,即這種第三方關系受到法律準則的保護和約束,第三方服務提供商與服務接受方共同在契約的框架內進行活動。
(四)增值性,即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在合同履行的每一個環節,必須使服務接受方實現價值的增值。
對于企業界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第三方服務的出現和發展意義重大。就企業界而言,節約了服務成本,提交了服務質量,同時為從事服務行業的企業提供新的商業模式,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身于中介服務行業,促進第三產業新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整個經濟社會而言,第三方服務是產業價值鏈不斷細分和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發展的結果。第三方服務的蓬勃發展,意味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趨于完善,優化市場結構取得重大進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