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家庭道路曲折 價格內容成難題
飛利浦、索尼、松下、東芝等廠商大舉進軍3D電視將給3D電視變成主流增加機會,但3D電視進入普通家庭還有一段路要走。首先是價格門檻,雖然3D一只腳踏進了電視領域,但是要想真正走進普通家庭,撇開技術層面不說,高昂的價格就足以讓平民望而卻步。現階段的3D電視大可劃入“奢侈品”行列,目前國外3D電視的售價約6000英鎊(約合1.2萬美元),主要用于商業顯示領域。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3D電視的普及大約需要4至5年的時間,市場永遠是這樣運轉的——任何新事物的誕生和發展總是演繹著由無到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高價到低價的游戲,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有了3D電視機,還要有3D電視內容作為支撐。在市場推出3D電視的基礎上,3D內容的創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們雖然能到電影院體驗3D電影的樂趣,但相對寬廣的電視市場,影視的資源比較有限,其中技術和創作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3D內容的豐富和發展。另外,技術標準的制定也是要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沒有標準可依的市場無章可循、難成氣候,并不利于行業競爭。
終極顯示 有望變主流
繼液晶和等離子兩大主流平板顯示技術之后,3D立體顯示以“終極顯示”之名來到我們身邊。3D立體顯示已被各大電視廠商作為液晶后的最新研究方向。至今,歐盟已投入700億用于3D立體顯示研究;日本成立“3D聯盟”,以電視廠商為主,聯合70多家公司共同研發3D顯示;韓國則提出了“2010年3D視覺”政策,計劃到2010年實現大多數顯示產品和記錄設備與3D立體格式轉換。夏普、 日立、NEC、LG、三星、飛利浦等廠商都在研究3D立體顯示。國內也陸續有彩電廠商進入這一行業進行戰略布局。2009年7月9日,中國青島消費電子國際博覽會上,TCL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3D立體電視,這款TCL3D立體電視采用了視點合成專利算法,并兼容播放三維畫面,用戶可從8個角度獲得不同的圖像,此外,這款電視在全球首次實現裸眼觀看3D立體影像。TCL這款3D立體電視售價亦不菲,售價已高達18萬元,這款“貴族”電視目前應用只局限在商業領域。
支持3D立體顯示技術的電視機,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平板電視的主流。專家陸刃波表示,3D電視機或將在4至5年內獲得商業成功,高清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才進入平常的家庭中,但愿3D不需要那么長時間。3D電視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3D產業的快速崛起,將為包括顯示器、處理芯片、軟件方案、消費終端及內容制作等在內的3D產業鏈行業帶來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