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是信息社會的技術基礎,數字化技術正在引發一場范圍廣泛的產品革命,各種廣電設備、信息處理設備都將向數字化方向變化:數字電視、數字廣播、移動多媒體廣播等等,都在數字化的技術環境下迅速發展。
數字化的概念很寬泛,廣義上講,數字化就是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化將任何連續變化的輸入如圖畫的線條或聲音信號轉化為一串分離的單元,在計算機中用0和1表示。
與模擬信號相比,數字信號就是加工信號。加工信號對于有雜波和易產生失真的外部環境和電路條件來說,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梢哉f,數字信號適用于易產生雜波和波形失真的錄像機及遠距離傳送使用。數字信號傳送具有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優點。此外,數字信號本身與模擬信號相比,確實受外部雜波的影響較小,但是它對被變換成數字信號的模擬信號本身的雜波卻無法識別。因此,將模擬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所使用的模/數(A/D)變換器是無法辨別圖像信號和雜波的。
數字化是信息社會的技術基礎,數字化技術正在引發一場范圍廣泛的產品革命,各種廣電設備、信息處理設備都將向數字化方向變化:數字電視、數字廣播、移動多媒體廣播等等,都在數字化的技術環境下迅速發展?傮w來看,數字化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技術創新,同時推動著廣電產業升級、體制轉型和結構調整,是一次深刻的全面的變革,成為推動廣電發展的最大內在動力。
目前,世界高新技術發展迅猛,網絡電視、IP電視、手機電視、衛星移動電視等數字新媒體不斷崛起,我們要始終發揮科技創新在廣播電視發展改革中的引領作用,不斷解放和發展廣播電視生產力。要積極跟蹤國際IP電視、手機電視、衛星移動電視等新技術的發展,利用新技術、新體制開發新業務、新市場,建立新模式,推動新發展。同時要著眼我國廣大農村的實際,繼續實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強化農村廣播電視的有效覆蓋,讓廣播電視進入千家萬戶,確保廣播電視公共服務。
還記得“青島模式”嗎?幾年前,我國數字化正處于起步階段,以山東青島為試點,當時在山東有電視機的家庭普及率達到150%,而計算機的家庭普及率只有20%多。電視機作為我國城鎮普及到戶、普及到人的信息工具,如果實現了數字化,則意味著千家萬戶實現了數字化和信息化。有線電視數字化的目的就是要把家家戶戶的電視機變成家庭的數字多媒體信息終端,不僅能夠看電視、聽廣播,而且還能接收電子政務、文化教育、生活信息、電視商務等海量的信息服務,滿足國家信息化的要求和人民群眾對信息的需求。山東青島就是通過增加多彩的節目內容、增加海量的信息服務、適當提高收視維護費、免費為用戶安裝機頂盒,建立了一個政府支持、群眾認可、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加快廣電發展的整體轉換模式,走出了有中國特色的以信息化、本地化、個性化服務推動線電視數字化的發展之路。
今天,中國正在走一條特色的“數字化之路”,對廣電行業而言,數字化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條需要時間來鑒證發展的過程,正如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所說:“推動我國廣播電視數字化,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是全國廣電系統的第二次創業,也是我們這一代廣電人的神圣使命。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求真務實,以人為本,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國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確保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開發廣播電視市場服務,促進我國廣播電視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