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家政策及體質的有效實施,提了多年而始終無法落實的“三網融合”正在提速。日前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等幾部委即將聯合出臺三網融合最新文件,明確電信與廣電實現雙方有限制的開放,電信領域將在互聯網接入層面向廣電開放,廣電則在內容播放層面向電信領域開放。不僅如此,廣電總局還正在與電信運營商進行談判,希望通過區域性的合作,以點帶面,逐步突破三網融合的難題。
IPTV是中國電信的重要轉型業務,廣電在內容播放層面上向電信領域的開放,將迎來IPTV快速發展新契機。據了解,2006年9月,IPTV率先在上海正式投入商用,如今上海IPTV用戶已突破70萬戶,成為我國內地擁有IPTV用戶最多的城市,IPTV寬帶滲透率超過20%,大大高于全球5%的平均水平。兩年多來,上海電信在IPTV商業模式上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了IPTV發展的“上海模式”。
IPTV商業模式的成功實踐,促使電信積極加速布局IPTV業務。近日市場傳出消息,中國電信已經展開新一期IPTV終端招標,16家廠商參與此次招標。此次中國電信集團IPTV終端集中采購招標已于幾天前開始,主要為IPTV標清機頂盒的采購。
據悉,此次參與角逐的廠商為16家,包括中興、UT斯達康、華為、上海貝爾、新郵通等相當數量的廠商。根據規定,最終排名前五名的中標廠家則將分享不低于總采購量80%的市場份額。
從目前來看,有線運營商跨地區業務合作的趨勢日漸明朗,《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也明確提出“鼓勵有線電視網絡的跨地區整合”,為有線網絡的跨地整合提供了政策依據,但具體到執行層面時,跨地整合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
IPTV要提供豐富多彩的滿足人們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內容,就必須與各方面的內容服務商合作,一方面做到合作的廣泛性,另一方面要做到與業界有影響力的內容服務商合作。應采取積極的讓利策略,實行較高的分成模式,短期內可免收頻道租用費。
在IPTV技術、標準方面,需要政府、廠商、電信運營商、廣電等多方面合作,成立技術標準聯盟,致力于制訂一個通用的IPTV標準,實現所有的IPTV系統能夠互通,實現IPTV設備生產的社會化,從而降低網絡和終端成本。
總之,IPTV發展要成功,關鍵在于模式創新,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IPTV成功的模式簡單描述為“豐富內容+中高端定位+收費”,只有這樣,IPTV才能真正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IPTV為客戶創造的價值和收益,企業才能真正實現有效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