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IPTV業務形態分析
就電視內容本身而言,IPTV與傳統電視(有線、無線、衛星)相比并無區別。由于網絡互動性特征的存在,讓IPTV更方便地提供視頻點播、互動游戲等交互式增值服務。IPTV是集互聯網、電信、娛樂于一體的新型業務,它涉及PC終端和電視機終端。在國內以百視通+固網運營商,威科姆+聯通,華數所開展的IPTV業務中,基本都是利用寬帶IP網絡向用戶提供雙向交互的視聽節目和非視聽增值服務,主要包括直播及點播視聽類(含時移回看)、信息服務類、信息類、游戲類、通信類和交易類等業務。
隨著運營經驗的不斷積累,業務開發的不斷探索,國內內容集成運營商對IPTV業務的理解也漸趨深入。百視通在基于"超級體育"、"哈哈少兒"等專題欄目逐步摸索的基礎上,以"電視垂直門戶"的理念開發的"看吧"業務,打通了直播、點播、回看的節目收視形式,從用戶角度出發,以內容為核心出發點,業務形態上不再是技術名詞的堆砌--對用戶來說,如何方便快捷的收看自己中意的節目才是最重要的,以何種技術手段實現并不重要。在視聽節目逐步完善的同時,以上海電信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不斷探索非視聽增值服務,信息類如電視黃頁、電視號百等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信息查詢工具;游戲類服務則是逐步打造有眾多SP參與的價值鏈;而在交易類方面,隨著靈活多樣的支付體系的建立,綜合互聯網和電視優勢的IPTV電視商務等業務也漸漸步入正軌;至于通信類業務,視頻通話在互聯網即時通信擠壓下或許生不逢時。華數在電視與互聯網內容資源的整合上更進一步,在電視面臨著互聯網全方位競爭的當下,提出所謂"全媒體"概念,大量的視頻內容拆條、經過過濾的互聯網新聞引用,電視GOOGLE雛形初現,且先不說其炒作的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也先不說其效果如何,但是中國電視人在業務形態上不再是簡單的模仿,而有了帶有創意的模仿。當然,杭州華數IPTV在游戲類業務的運營上也頗具特色,棋牌類游戲一度擁有數萬人同時在線。應該說,IPTV業務呈現出與傳統電視業務別樣的風情,而多樣化的業務形態,也使得IPTV比傳統的電視業務有了更多的價值開發。
2、當前國內IPTV價值鏈分析
應該說,區區200多萬的IPTV用戶在3.4億的電視用戶中幾乎可以說是滄海一粟,當前的IPTV發展方式,還談不上所謂商業模式,但是從參與到此項業務的各個利益體中,仍然可以看到一個較為清晰的利益鏈條。當前國內IPTV價值鏈上,基本存在這樣幾類利益體,系統設備制造商(含視頻服務器及各種網絡設備)、終端設備制造商、增值服務提供商(SP)、內容提供商(CP)、牌照運營商(內容集成運營商)、電信運營商、用戶等。系統及終端設備制造商筆者在本文中暫不討論,僅僅簡單分析業務運營中出現的電信運營商、牌照運營商、SP、CP及用戶。
電信運營商。IPTV是電信運營商的戰略業務,在電信運營商"光進銅退"的戰略背景下,寬帶越來越寬,IPTV成為高速寬帶承載的最佳業務。應該看到,從2006年上海IPTV開始規模發展以來,電信運營商正在進一步統一思路,以短期利益換快速的規模化發展,做大規模再通過內容合作伙伴多元化引入的推動來修正產業分工定位,以謀求更大的戰略發展。具體看,上海電信每月看足八次即可免費收看IPTV的促銷形式,是2008年上海IPTV能夠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上海電信從寬帶收入中拿出部分費用支付給百視通,這種以寬帶貼補方式為合作運營基礎的上海模式已經在江蘇、廣東、福建等區域逐步復制,未來將在更大范圍,伴隨寬帶戰略的強化而被快速復制。隨著寬帶貼補策略逐步在電信運營商內部各個層面形成共識,IPTV用戶規模將得到空前迅猛的發展。用戶的規模化將為電信運營商在IPTV業務上尋求生存發展的基石,成為逐步應對地方廣電競爭、尋求政策空間的基石。到目前為止,IPTV用戶的發展客觀上仍然是基于傳統的免費模式(寬帶捆綁贈送),用戶尚未直接為IPTV業務向電信運營商付費。可以用來安慰的分析是,捆綁了IPTV業務的寬帶用戶有了更大的粘性,避免了直接降價的簡單市場促銷行為。
牌照運營商(內容集成運營商)。中國獨特的國情,電視媒體不僅僅是信息傳播的媒介,更是黨和國家的喉舌,是輿論導向的重要陣地,也正因為此,才有了傳統的電視媒體單位作為牌照運營商的出現。以百視通為代表的牌照運營商,很好的把握了牌照的價值,在廣電和電信兩大行業的交叉和利益博弈中找到了其獨特的利益所在。牌照運營商擁有著電視傳媒的優勢,建立起內容版權門檻,并將此直接變現。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看到,在傳統的電視商業模式中,各省衛視只有支付給各地有線網一定的落地費后,有線網才會將此衛視傳送到用戶終端;但是在IPTV業務中,電信運營商卻需要從寬帶收入中支付一定費用給牌照運營商,而視頻廣告業務(點播、回看插播廣告等等)卻一直由牌照運營商獨享其收益。因此,在當前IPTV價值鏈條中,牌照運營商是真正的利益收益體。在IPTV客觀上免費的情況下,百視通卻能在2008年基本實現盈利,非常清晰的體現了這樣的業務特性。
內容(版權)提供商。IPTV業務的發展給各類內容(版權)提供商們又多了一個版權收費的形式,從這點來看,內容(版權)提供商是IPTV業務的利益收益體,而隨著IPTV用戶的逐步規模化,內容(版權)提供商們還將從更多的業務模式(如PPV、各種內容包)中獲取更多的收益。而內容提供商健康成長,版權商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手段不斷豐富,將會對整個IPTV價值生態鏈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增值服務提供商。這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摸索的過程,雙向互動化的IPTV使得很多互聯網業務在電視上的實現成為可能,而數以億計的潛在IPTV用戶使得各種增值服務提供商有了夢想的舞臺。但是,電視畢竟不等同于互聯網,IPTV需要學習互聯網的創新精神,卻無法照搬互聯網業務。IPTV所擁有的家庭屬性與互聯網倡導的自由主義存在著一定的差異。IPTV增值服務應該符合普遍的家庭價值觀,獲得用戶家庭整體的認同。在 IPTV發展初期,增值服務提供商們依然未能從IPTV發展中獲取相應的利益,探索的過程也許還會很長。
用戶。任何業務都無法回避的問題:誰來付費?當然是我們可愛的用戶,是你、我、他。在目前IPTV發展的模式中,各地基本復制了上海的發展模式,以寬帶捆綁的模式免費贈送IPTV。用戶在為高帶寬付費的同時,享受了IPTV這項新型的電視服務。應該說用戶是這項業務的價值受益者。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在筆者心中,用戶是愿意直接降低寬帶資費,還是愿意享受捆綁的IPTV呢?捆綁,同樣意味著用戶沒有了選擇的自由,從這個角度來說,用戶在這個利益鏈條中是否又是為IPTV強制付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