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DVB-S2產品制造向中國轉移
中國是全球衛星機頂盒的制造大國。2008年中國制造的機頂盒中有一半以上是衛星機頂盒。在2010年,我們要關注DVB-S2機頂盒制造向中國轉移的趨勢。
DVB-S2是DVB組織在2005年完成的新一代衛星傳輸標準。它的傳輸效率比DVB-S高出不少。例如,在相同載噪比條件下,DVB-S2的傳輸容量提高了30%-35%。因此,DVB-S2技術被用于高清電視的傳輸。目前,這一標準已經得到全球主流運營商,如DirecTV、BSkyB、SKYItalia、 Premiere等的支持與應用。
DVB-S2的市場當前主要集中在歐洲。伴隨著歐洲市場高清化演進步伐,在有線、地面、IPTV和 DVB-S2中,運營商更傾向于采用DVB-S2技術來傳輸高清內容。這樣,業內預測,DVB-S2機頂盒的需求在2010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在這之前,由于DVB-S2機頂盒還屬于高端市場,沒有大規模量產,產品的制造以韓國為主。而隨著產品技術的普及以及市場容量的增長,從2010年起,DVB- S2機頂盒制造將逐步向中國轉移,中國企業在加工上的成本控制優勢將凸顯出來。2009年,中國生產的DVB-S2機頂盒估計在60萬臺~70萬臺左右,2010年生產應該增長10倍以上。
記者感言:目前,全球主流DVB-S2芯片供應商為意法半導體和博通,中國的中天聯科于 2009年下半年在該市場獲規模增長。由于DVB-S2順應了數字電視高清化發展趨勢,中國芯片企業應關注DVB-S2芯片研發。
關注二:AVS-S產品低成本化
2008年年底,廣播電視村村通直播衛星機頂盒第一期招標366萬臺,總招標金額超過13億元。2009年10月,直播衛星機頂盒第二期招標870萬臺,總招標金額為18億元左右。由于2008年招標的機頂盒主要在2009年出貨,因此,2009年直播衛星機頂盒市場容量超過1000萬臺。在我國,衛星機頂盒要符合AVS-S標準。
由于我國計劃在2010年底前徹底完成電視盲區2200萬用戶的覆蓋任務,預計2010年還需1000萬臺左右的衛星機頂盒產品。
從國家先后兩次招標的數量和投資來分析,2010年,AVS-S機頂盒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廠商的利潤空間會隨之縮小。
記者感言:在第二期招標中,AVS-S信道解調芯片的供應商選定為北京海爾、杭州國芯以及國科廣電等。這些企業要在今年快速降低產品成本,以提高利潤空間。此外,解碼芯片的中標企業為3家外商,分別是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和富士通微電子。由于中國芯片企業多以信道解調芯片起家,建議企業在開發解碼芯片的策略上,不要在低成本的標清解碼芯片上投資過大,而是要加快高清解碼芯片的開發,以抓住下一個市場增長點。
關注三:地面國標市場飛躍
市場趨勢:2010年,DTMB(數字電視地面多媒體廣播)市場將出現飛躍。在這之前,制約地標市場的信號覆蓋和節目內容兩大因素在過去幾年中得到極大的改善。首先,國家投資25億元,設立用于地面數字電視體系建設的專項資金。因為該專項資金的支持,2009年全國50個城市實現了地標信號的覆蓋,而且信號覆蓋工作還在實實在在地向前推進。其次,在節目內容方面,除了央視高清等高清免費節目外,去年又有多家電視臺播出了免費高清節目。免費高清節目對于地標市場是一個直接的驅動。與此同時,在2009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發改委共同研究制定相關強制性標準,準備將地標模塊作為一體機的標準配置。這將進一步拉動地標模塊的市場需求。目前,相當比例的國外品牌一體機上配置了地標模塊,中國品牌的高端一體機也把地標模塊作為標準配置。可以預見,一旦該標準出臺,地標市場將大幅攀升。
記者感言:目前,推出DTMB芯片的企業包括凌訊、上海高清、中天聯科和杭州國芯等。但有較大累計出貨量的僅凌訊一家。而且,由于地標芯片對可靠性的要求極高,不同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對信號接收的影響較大,因此,要做大量的現場調試工作。因此,企業在地標市場上要加快產品推進的步伐。
關注四:業務高清化
雖然2009年我國高清機頂盒的出貨量有限,但是目前在國內市場高清/全高清電視裝機量快速增長。有統計表明,目前市場上出售的37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視機全部是高清或全高清電視。
我們將看到,在2010年和2011年,運營商推進高清業務的步伐會加快。從內容方面看,去年國內新增10多套高清電視頻道。從運營上看,無論是有線電視、地面電視、衛星電視還是IPTV都在向高清業務轉換。例如,北京在2009年~2011年間建設覆蓋北京城鄉的高清交互式有線電視網絡,3年內將完成260萬戶高清交互電視機頂盒推廣工作。同時,三網融合也將促進IPTV運營商在2011年推出更多的高清業務。
記者感言:目前,國際主流芯片企業,如意法半導體、博通等都推出了高清機頂盒解碼芯片。國內企業多數在研發高清產品,相當一部分領先的國內機頂盒芯片企業,如海思半導體、中天聯科等將在今年內推出高清機頂盒解碼芯片。在這方面,我國自主標準AVS的產業鏈還不太成熟,業內需攜手共同解決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