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巨頭虧損加速轉型
“虧損”已成為全球幾大面板廠近日發布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的關鍵詞。在此背景下,國際面板巨頭原定在國內建設的多條高世代線計劃紛紛宣布擱淺:LGD在韓國投建的8.5代線也延遲到2013年,而其在廣州的8.5代線項目更是遙遙無期。三星在蘇州建的7.5代線以及友達光電在昆山投資的8.5代線項目也陷入停滯。
LGD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其已連續4個季度陷入虧損狀態,第三季單季虧損約6億美元,產品價格跌破現金成本,毛利率僅為2.9%。而三星自去年液晶面板業務陷入虧損以來一直未能走出陰霾。
此外,我國臺灣的面板企業也陷入窘境。今年第三季度,友達光電凈虧損達到157.96億元新臺幣,毛利率為負9.2%,這也是友達光電連續第4個季度的虧損。奇美電子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今年1月~9月,該公司凈虧損達到444.5億元新臺幣。而我國國內面板商京東方三季報也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累計虧損達21.43億元,并預計今年全年虧損額將超過30億元。
在面板市場價格持續下降的慘烈現實下,以三星和LGD為代表的日韓面板巨頭又開始狂吹OLED風。
“正是基于液晶面板的持續巨虧與供過于求,令面板巨頭們意識到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的時代或已提前來臨。” 家電業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
“OLED電視將于2012年進入市場,基本上已成定局。”平板研究機構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昨日透露,三星、LGD和夏普已經非常明確表示,在明年1月的CES展上將展出各自OLED電視產品,而且LGD也明確表示,將于明年第四季度投產OLED電視,“種種跡象均顯示,2012年將成為OLED電視的元年。”
據悉,OLED面板是繼液晶面板之后的第三代顯示技術。與液晶、等離子等第二代顯示技術相比,OLED技術最大的優勢是超薄的尺寸,最薄可至0.005厘米,在柔韌性很好的基板上可折迭卷曲,色彩等顯示效果要明顯高于液晶面板,三星、索尼等日韓消費電子巨頭均視其為替代液晶的新技術。
今年6月,三星移動宣布第8代AMOLED面板試驗線將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可以切割46英寸、55英寸等大尺寸OLED面板,三星計劃將OLED面板的使用領域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延伸到電視等領域。隨后8月,LGD也表示,將投資28.3億美元建設第8代OLED面板項目。為何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日韓面板巨頭的OLED電視風會如此加速?
韓廠OLED電視戰略正在落實
“如果沒有國內面板高世代生產線,日韓面板巨頭也不會驟然提速OLED電視。”中怡康研究總監彭煜表示,日韓面板巨頭的高世代面板線的設備折舊還沒有結束,何況三星也剛剛在蘇州投資了7.5代線。從這一點來看,日韓面板巨頭強拓OLED電視并不是一個劃算舉動,其目的無非是想控制平板顯示技術領先的話語權,并造成國內高世代面板項目的壓力。
但三星和LDG在OLED電視上的戰略正在落實。來自日本媒體的消息顯示,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廠家對OLED面板的投資,讓日本八大半導體、液晶制造設備廠家第四季度的接單額接近2900億日元,環比第三季度增長30%左右。
“三星和LGD放風OLED電視,無非是想牽著中國廠家鼻子,從根本上掌握平板顯示上游的話語權。”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平板顯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華指出,三星和LGD放風OLED電視,其實是一個迷魂陣,目的就是想搞亂中國高世代面板項目軍心。
多個彩電廠家高層和LED行業技術專家均對本報表示,OLED電視和OLED照明目前均處于技術發展階段,遠沒有達到產業化階段。因為,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技術還有很多技術瓶頸——良品率的提升、基板制程過于昂貴、使用壽命還有待提高等等,目前OLED良品率還不到50%。
公開消息也顯示,LGD量產OLED的時間點為2014年下半年,而在量產之前,會在2012年推出少量的OLED電視面板,用于LG的55英寸電視產品上。
DisplaySearch分析師指出,依照目前OLED發展預估,OLED電視將于2012年后期進入市場,加入到40英寸以上機型的市場競爭中。但由于價格太高及數量有限,到2015年將僅有40英寸及以上尺寸2.5%的市占率,保守估計,新推出的OLED電視價格將比高端LED液晶電視高出2~3倍。
所有消息和觀點,似乎并不能確定OLED電視普及的準確時間點。因為OLED技術還在發展中,是否會因為其他技術和市場的原因,而迅速改變,其實也是未知數。當年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技術博弈的結果也顯示,領先的技術并不一定就會勝出。
能勝出市場的,必定是平板顯示產業鏈力量的集中體現,但今天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鏈力量正在快速壯大。跟隨與否,還要看最終的力量和市場博弈的結果,畢竟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鏈棋局剛剛行至中盤階段。
《平顯時代》2012年1月,第88期,歡迎廣大客戶踴躍訂閱、投稿、投放廣告,謝謝您對本期雜志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