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失衡的液晶面板業發展規律
對于液晶面板業發展規模,業內人士再熟悉不過了,就從該產業的轉移路線分析,也能找到一定的規律,有人說10年期市液晶行業的運行規律,現如今又到了規律線的谷底,而中國大陸學當年的韓國,逆勢大規模的投資,分別上馬了280億元的北京京東方8.5代線和245億的深圳華星光電8代線,但面對不斷下滑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作為本土高世代液晶生產線的建設們,好像并不擔心,依然閑庭信步的走自己的路。
無論是金九銀十,或者是傳統節日出貨等等,以前的行業常識,目前看來統統失效,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依然故我的跌跌不休,有關研究機構曾悲觀地預測,價格下跌走勢會到明年的第一季度。于是,韓系液晶面板廠商三星和LG偃旗息鼓了,擱置了大陸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線的投資,而友達的昆山8代線也沒有了下文,近聞日本又在南京折騰液晶面板十代線,果真日本沒有認清當前形勢嗎?還是料定面板價格會回升,沒有人對此打包票。
于是乎,業內人士開始呼吁液晶面板的整合期已經到來,剛剛開工建設,還在試產的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線已經成了明日黃花了,大陸市場不需要大尺寸液晶面板了,還是消費者進入了蟄伏期,需要一劑猛藥來刺激市場,如家電下鄉,拉動需求,抬升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讓失衡的液晶面板業步入正軌的發展規律,這些因素或許都有可能成為現實,而是看它的條件是否成熟。然而,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大陸的高世代液晶生產線將要進入量產期,以拉低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在這個檔口,卻價格大跌,是否是場陰謀,把中國民族的液晶面板企業扼殺在搖籃里?
種種謎團還在繼續存在,并不時的發生,難道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的狂泄,真的應該歸罪于液晶面板業發展規律的失衡嗎?
無論“陰謀”論、壟斷案,還是發展規律失衡,想要弄明白個中因緣,只有靠時間的慧眼,來揭開迷霧重重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