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的英文全稱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當中放置液態的晶體,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透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桿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將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
LCD由兩塊玻璃板構成,厚約1mm,其間由包含有液晶材料5??m均勻間隔隔開。因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發光,所以在顯示屏兩邊都設有作為光源的燈管,而在液晶顯示屏背面有一塊背光板(或稱勻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熒光物質組成的可以發射光線,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勻的背景光源。
背光板發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后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液晶液滴的液晶層。液晶層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細小的單元格結構中,一個或者多個單元格構成屏幕上的一個像素。在玻璃板與液晶材料之間是透明的電極,電極分為行和列,在行與列的交叉點上,通過改變電壓改變液晶的旋光狀態,液晶材料的作用類似于一個個小的光閥。
在液晶材料周邊是控制電路部分和驅動電路部分。當LCD中的電極產生電場時,液晶分子就會產生扭曲,從而將穿越其中的光線進行有規則的折射,然后經過第二層過濾層的過濾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LCD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拼接技術,它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具有低功耗、重量輕、壽命長、無輻射、畫面亮度均勻等,但LCD最大的缺點就是拼縫較大。和DLP只有零點幾毫米的拼縫是無法抗衡的。對于顯示畫面要求非常精細的用戶而言,稍微有一點遺憾,這也是目前液晶拼接只有占據中低端市場的關鍵因素。
為了降低拼縫,減少拼縫給用戶帶來了的間隔感,液晶拼接廠商們一直以來也在不斷努力著。在眾多的廠商當中,三星無疑是最值得稱贊的。近幾年來,三星不斷推出拼縫更窄的液晶拼接單元,從最初的7.3mm,到6.7mm,再到2011年全新推出的5.5毫米的液晶拼接單元,三星一路領跑,并不斷在拼縫方面獲得突破,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液晶拼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