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2011年全球OLED面板產值估計約達40億美元,占整體平面顯示器產值約4%。隨著OLED技術在平面顯示器領域加快成長、尤其在大尺寸電視市場將快速擴展(2017年全球AMOLED TV出貨量估逾千萬臺),預估到2018年,全球OLED面板產值可望超過200億美元,占所有平面顯示器產值比重將達16%。另方面,OLED在照明市場的應用也已自2011年開始發展,預估到2018年,全球OLED照明產值亦將達到60億美元。
根據NPD DisplaySearch OLED技術與市場趨勢報告(OLED Technology Report)分析,OLED顯示面板具有高對比、反應速度快、較寬色域、廣視角、應用溫度范圍寬、低能耗等等特性與優點。此外,OLED顯示面板還能應用于更薄背板結構,并且可做成可撓式或透明顯示器。
目前OLED技術的發展系以AMOLED(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技術為首,而AMOLED的一大關鍵技術為背板(Back Plane)。NPD DisplaySearch說明,目前幾乎所有AMOLED應用都是以LTPS(低溫多晶硅) TFT面板做為背板技術,但已有越來越多廠商正在發展金屬氧化物(oxide)或非晶硅TFT(a-Si TFT)背板,并計劃于2012年間陸續投入生產。
材料方面,OLED面板的各種有機發光材料(Organic materials)都有不同的發光效率,其范圍由10 cd/A到100 cd/A 不等。NPD DisplaySearch強調,經過許多材料廠商的努力,目前已經可以透過采用更好的紅色與綠色磷光材料(phosphorescent materials)來達到發光效率的提升。.
此外,目前幾乎所有AMOLED面板的有機材料鍍膜(Color Patterning)技術,都是采用精細金屬掩膜(FMM, Fine Metal Mask)的蒸鍍方法(Thermal Evaporation),不過,NPD DisplaySearch認為,精細金屬掩膜蒸鍍法的材料損耗較大,并且受限于基板尺寸。
因此,近來已有許多廠商投入開發新的材料鍍膜技術,以提高材料使用率及蒸鍍均勻性。例如,將蒸鍍時有機材料源從點狀改成線狀發散(linear、area sources);或是利用彩色濾光片加白光AMOLED,或是采用噴墨涂層(Solution-Processed)的有機發光材料等等。預料此將有助于AMOLED朝大尺寸化發展。
盡管目前AMOLED電視面板在量產初期,仍將面臨規模經濟不夠、量產穩定性不夠,以及成本過高等等問題,但在電視品牌廠商追求產品差異化動機前提下,預期AMOLED電視的訂價方式可能會采彈性策略,以刺激終端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