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OLED電視仍屬試產
2012年AMOLED技術開始應用于大尺寸電視,但出貨量較小,僅為5萬臺或更少。
2012年,在韓國廠商的帶動下,OLED開始從智能手機等小尺寸產品延伸至大尺寸產品上。謝勤益表示,2017年LCD市場規模為2.93億臺,到2018年這一數字將下降到2.83億臺。LCD電視衰退的市場份額將被OLED電視所取代。
三星在今年4月1日剝離面板事業部后,宣布將于7月1日合并三星DISPLAY和三星MOBILE DISPLAY,此次合并意味著三星在韓國不會再投資TFT-LCD技術,三星在韓國舊的TFT-LCD生產線會向AMOLED做技術改造。
除了三星外,LG集團也通過購買柯達的AMOLED專利,致力于白光式的AMOLED技術的推廣。而友達與索尼在OLED電視上的合作以及鴻海入主夏普更是引起了業界的轟動。
然而,對于大尺寸OLED電視而言,前景未必那么樂觀。根據NDP 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12年AMOLED技術開始應用于大尺寸電視上,但出貨量較小,僅為5萬臺或更少。而1萬美元的價格更是讓人望而卻步。
NDP 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謝忠利表示,OLED電視的營銷意義大于消費市場的意義。由于OLED仍存在良率、產品穩定性等問題,2012年大尺寸OLED電視仍屬于試產階段。從顯示的角度來說,2K×4K超高分辨率面板的出現使OLED變得很尷尬。智能電視的興起,也讓業內開始思索,未來電視的發展是以屏為主,還是以內容為主。如果后者成為趨勢,那么OLED未來該如何發展值得探討。
業內人士表示:液晶面板未來還要靠新應用的推動。目前,國內的液晶面板廠商技術方面已經不落后于國際廠商。當液晶面板行業回暖時,中國液晶面板廠商面臨著很好的機會。但是,目前看來,需求的增長還比較緩慢,如何通過一些新應用開拓新的市場,帶動液晶面板整體需求的增長,是最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