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也被稱為混合現實,它屬于虛擬現實的一個分支。增強現實系統是利用附加的圖形或文字信息,對周圍真實世界的場景動態地進行增強.在增強現實的環境中,使用者可以在看到周圍真實環境的同時,看到計算機產生的增強信息。這種增強的信息可以是在真實環境中與真實環境共存的虛擬物體,也可以是關于存在的真實物體的某種信息。
AR技術特點主要包含兩方面:一、可將真實場景與虛擬影像合成傳播,用戶看到的如裸眼3D效果。二、可實現虛擬影像與真實現場同步傳播,央視蛇年春晚《十二生肖》、《剪花花》、《嫦娥》、《風吹麥浪》等節目里,增強現實技術占去大量戲份,這種類似動畫特效的直播畫面,讓不少電視機前的觀眾眼前一亮。
增強現實技術貫穿央視蛇年春晚始終,如王力宏演唱《十二生肖》時,“電視畫面上飛過“龍”、“蛇”等剪紙圖樣和字塊符號。舞蹈《剪花花》總共4分鐘的節目增強現實技術制作的畫面就占到2分多鐘,小雪人、紅色的線繩兒和窗花,栩栩如生。還有《嫦娥》里的瓊樓玉宇,乃至歌曲《風吹麥浪》里的樹木、蝴蝶等美輪美奐的田野風光,也是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實現的。不過,現場舞蹈情形和電視畫面上的舞蹈完全是兩回,現場觀眾看到的只是LED屏上的畫面和舞蹈演員的舞蹈,看不到穿插在舞蹈演員中間的紅繩兒和窗花。
增強現實技術應用無疑為這個春晚增添了不少科技的氣息,在人們談論春晚的同時,又多了一個談天說地的話題。“其實增強現實技術并不是一項新出現的技術”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道。早在2004年,央視就在體育比賽直播和新聞直播中用到了增強現實技術。CCTV5《豪門盛宴》在解讀2010年世界杯的時候,也在節目現場展示了由虛擬技術合成的3D南非世界杯各個球場,堪稱完美的3D效果,可以隨著鏡頭的變化發生視角和縱深的變化,著實令觀眾興奮了一把。
此外,在2008年央視鼠年春晚中,增強現實技術也曾“小試牛刀”,讓梅地亞中心外墻變成大屏幕,以及在現場的天花板上打出巨幕。但當時攝影還都是固定機位,難以大規模應用增強現實技術,今年蛇年春晚采用了更多搖臂攝影技術,這給增強現實技術提供了更寬廣的表現平臺。增強現實技術讓用戶超越空間束縛,感受全新的互動體驗。借蛇年春晚東風,相信增強虛擬現實技術在未來將有更快的發展,并在各行各業顯示它的巨大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