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標準分辨率”這一概念時常與“小間距LED屏”同時出現在媒體報道中。那么,標準分辨率概念的引入給小間距LED顯示屏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其存在又有何種意義呢?
所謂標準分辨率,通常是指16:9的屏幕寬高比例,這也是國際上UI與高清晰度視頻的公認標準。研究認為,人類雙眼的視野范圍是一個寬高比例約為16:9的長方形,這一比例的視野人眼看起來最舒適。正因如此,當前的桌面顯示器、液晶電視機等產品已幾乎實現了16:9的產品比例。在顯示業界,1080p即2K已經成為主流,4K、8K產品也已初具雛形。許多電視節目、視頻信號的采集制作也多是以16:9這一“黃金比例”標準制作。
傳統小間距LED顯示單元多是以1:1的比例來制作,并以此為基礎通過拼接實現更大幅面的視頻顯示墻。但其與16:9來源的視頻信號并不能實現點對點匹配,因此為安裝使用以及圖像顯示效果帶來了諸多不便。
眾所周知,小間距LED顯示屏近年來逐步加大了向室內應用領域的拓展力度,因此,一些廠商開始將研發重點放到了如何讓顯示屏更好地與信號源對接的問題上,于是便催生了16:9標準分辨率小間距LED顯示屏的誕生。
2015年3月,洲明科技業內首次提出“16:9標準分辨率”概念,并相應推出了業界首個完全符合這一黃金比例規格的PL系列小間距LED顯示屏。在會議室、視頻會議廳、監控室等環境下,可以3×3、4×4、5×5、6×6不同箱體拼接方式,點對點輕易拼接成2K(1920×1080)、4K(3840×2160)、8K(7680×4320)等標準分辨率顯示屏,可以真正實現像素級精細化顯示,打造黃金視野。
此后,利亞德也推出TW系列16:9顯示箱體,共五款不同點間距產品,最小點間距達到P1.25mm。奧拓電子亦推出16:9的標準分辨率箱體CLD商用LED顯示屏,可獨立使用,亦可多箱體無縫拼接至任意大屏尺寸。
目前,16:9標準分辨率小間距LED顯示屏已經積累了多個成功應用的案例。
赤峰檢察院Upanel1.5應用案例
16:9小間距屏的出現為室內LED顯示屏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也為大屏拼接領域注入了嶄新的血液。19日閉幕的上海國際LED展上,標準分辨率小間距LED屏也成為展會最搶眼的亮點之一。可以預見,標準分辨率又將為小間距LED顯示領域掀起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