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和AR潛力巨大,市場規模取決于接納程度!高盛發布了一份長達58頁的報告,詳細討論了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產業的未來發展狀況。高盛認為VR和AR擁有巨大的潛能,它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大型計算平臺,不論是VR還是AR都有能力發展成年營收數百億美元的產業,它可能會像電腦的出現一樣影響深遠。
高盛報告顯示,到2025年AR和VR硬件軟件營收將達800億美元,如果它們迅速跳出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年營收最多可以達到1820億美元。考慮到產業可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解決延遲和其它技術問題,即使按最慢速度預測,到2025年時VR和AR的年營收也有230億美元。
如果高盛預測準確,2025年時VR和AR市場將變得比TV市場還大,規模達到1100億美元,TV市場只有990億美元。這是極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因為電池和蜂窩網絡技術的改進會導致VR產業加速發展。接下來高端VR頭盔會拋棄線纜和配套電腦,變成真正的移動設備。Oculus一年前就曾說過,它們的長遠目標是讓10億人使用VR,以后在太陽鏡上就可以提供舒適的VR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高盛所講的1100億美元只涉及硬件,2025年VR和AR軟件市場規模可能會達到720億美元,將二者相加整個規模將達1820億美元。
高盛分析師還認為,頭戴式顯示屏將會成為另一種類型的計算形式,它不同于PC和手機,這類設備大多由頭部和手部動作控制。從整個行業來看,Alphabet旗下的谷歌公司是領先者,盡管它的虛擬現實眼鏡Cardboard被認為是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未來谷歌可以通過VR內容銷售廣告,它還有可能會推出更有影響的頭戴式顯示屏產品。
Facebook也將通過AR和VR賺取廣告收入,公司已經以成本價銷售頭盔Oculus Rift,首批40萬臺已經全部搶光,它稍微侵蝕了公司的利潤,但最終會通過廣告營收抵消虧損。
微軟與Autodesk合作推廣HoloLens AR頭盔,產品今年就會以開發者版本的形式出現在市場。未來,高盛認為AR用戶更多會來自產業和商業領域而不是消費者領域。
高盛:四張圖帶你看清VR巨大潛力
2014年,虛擬現實首次進入人們的眼簾,當時Facebook宣布斥資20億美金收購Oculus VR。本周谷歌剛剛加大了向AR領域進軍的馬力,任命產品管理副總裁Clay Bavor專攻VR。VR可能給各行各業帶來什么影響呢?高盛甩出了四張圖表,稱到2025年VR市場價值將達到800億美元。
1、普及較慢,潛力巨大
第一張圖展示了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采納過程相比VR的普及進程將會如何。高盛認為,VR的普及將比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耗時更長。該行分析師指出:“隨著科技進步,零售價下降,以及出現全新的企業和個人應用市場,我們相信VR有望孵化成為數十億美金的產業,幷可能和PC一樣具有劃時代意義。”
2、市場規模取決于接納程度
第二張圖標展現了分析師如何得出800億美元的行業營收預測。高盛分析師考慮了潛在用戶、接納情況和未來定價。800億美元是基本,如果用戶接納的速度更快,那么可能將市場規模推向高達1820億美元。
3、VR可能用于哪些領域
高盛列出了VR可能應用的九個領域,從視頻游戲到零售。其中視頻游戲占比最大,但從醫療到房地產的各行各業都可能受到沖擊。
4、頭戴式VR設備價格預計將下滑
最后一張圖顯示了價格往往會隨著科技進步下跌。這是科技產品被采納的關鍵因素。高盛預計了未來的成本結構。該機構稱:“我們發現,過去20年中,主要硬件產品每年的價格跌幅在5%到10%之間。”
除了高盛,本周還有另一家投行發布VR研報。麥格理銀行同樣向客戶提供了對于VR未來的分析。分析師Ben Schachter在周三發布的研報中說:“我們繼續認為VR將是下一個計算平臺。和由臺式機向移動轉變一樣,我們認為它將是突破性的。2016年上半年我們將看到VR史上最大的進步。”
這位分析師表示他抽樣調查了一些新的VR產品,然后發現對于這一領域的前景更加樂觀。他說:“我們很幸運地能夠試用幾乎所有目前已知的最新VR設備,雖然每個產品都有一些優點和缺憾,但進步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