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屏顯示行業的市場規模由什么決定?答案是“數據經濟”的規模。而AI技術和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正在使得“數據來源”多樣化、復雜化,這將有助于工程大屏產業進一步“成長壯大”。
AI技術的高速發展進入三年量變階段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出臺。2020年level 2以上智能汽車占比將達到1成,擁有智能功能的汽車占比達到5成,保守估計level 2及以上的智能車產銷量將超過1500萬輛,即至少有數百萬輛無人駕駛車輛登場。這為AI無人駕駛和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愿景。
國家無人駕駛汽車規劃,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其中。2018年1月8日,百度集團總裁兼COO陸奇在美國正式宣布,百度無人駕駛平臺Apollo2.0正式開放。Lyft、Aptiv和寶馬三家企業共同合作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日前也在美國上路。2017年12月2日,搭載“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的深圳巴士集團公交車從深圳福田保稅區開出,這是全球首次在開放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公交試運行。 國內廣州、北京、重慶、上海等地已經陸續提供規模級的無人駕駛試驗場。
作為最受關注的AI場景之一,無人駕駛系統與智慧交通建設一體兩面。而交通行業一直是工程大屏發展的重要細分領域。AI汽車形成的路網、車輛和車位可感知系統,將大幅提升交通體系大數據的種類、規模,讓交通智慧化從“探頭視頻”為主,向多元數據感知為主轉變。而且,智慧汽車還將形成車輛制造、維護與保養系統的“數據感知需求”,汽車生產制造與服務端的大屏應用新業務。
如果說無人駕駛和智慧交通是AI應用中最容易組網的項目,那么“醫療影像”應用則是最能帶來“生命價值”轉變的項目。
“就醫難”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性話題。但是,這個問題的本質卻不是“所有醫院爆滿為患”,而是三甲醫院的爆滿和社區醫療機構、一二級醫院的遇冷并存。——患者普遍認可高等級醫院的診療水平,而對一二級醫療機構沒有信心。這種情況的存在不能怪患者:例如B超檢查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管醫師的辨別能力——這種能力不僅依賴學習,更依賴后天的經驗、以及先天的天賦。
基于AI技術和大數據學習(類似于阿爾法狗的訓練方法),智慧程序在醫療產業大有作為。其中,醫療影像的自動識別和判斷,醫療處方的合理推薦,將把基層醫院的診療能力提升到大部分縣級核心醫院的水平之上。在醫療領域,AI的最大好處就是“經驗積累不在受人員因素的干擾,可以永恒下去”、“最好的診療AI技術,可以瞬間普及到每一個醫療單位,甚至社區診所”。
在AI與醫學結合的同時,醫療大數據、大醫療產業管理、大群組患者管理、異地學習和培訓管理、智慧醫療產品和遠端病人病情管理等,都會產生全新的大量大屏應用需求。事實上,傳統醫學領域就是“強數據產業”,但是沒有AI技術,這些數據和病例大多數“石沉大海”——所以,AI與可視化大屏技術的結合,就是醫療行業的“挖礦”機。很多嶄新的醫療產業價值將由此產生。
AI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這不僅僅是交通,或者醫療產業。例如,重慶市提出到2020年培育10家以上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的智能化產業企業,打造15家真正具有示范意義的智慧園區,建立20個比較有示范作用的智慧工廠、200個數字化車間、2000條數字化生產線——制造智慧化、AI化也將是大屏工程行業“發力”的重要方向。
從2018年開始到2020年的三年,將是AI產業爆發的關鍵時期。AI技術從藍圖與研發,到工程應用與落地的轉變,將促使工程大屏行業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
區塊鏈技術,改變社會“信任結構”
與AI技術同樣火爆的另一個信息技術投資熱點是“區塊鏈”。提到這個技術,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比特幣”和“ICO”。
比特幣是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和有限算法的“虛擬貨幣”。通俗的解釋是,一個比特幣可以看成一個受到嚴格保護的“多解方程組”的一個答案。而ICO則是基于虛擬貨幣的融資方法。這里虛擬貨幣未必是“比特幣”這種有限規模的產品,更可以是人為定義的一個數據集。在融資規程中,起到數字憑證的作用(很類似于股份,但是沒有“股份”所附加的管理權)。區塊鏈技術則是保障這個“數字憑證”的真實、安全的技術。
所以,比特幣和ICO并不是“區塊鏈”技術的全部——更科學的說法是“他們只是應用了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產品”而已。區塊鏈≠數字貨幣,區塊鏈≠ICO!區塊鏈技術在更廣闊的領域大有所為。
2017年,招商銀行已經上線其基于區塊鏈技術研發的“跨境直連清算系統”。這一系統使得報文傳遞時間由6分鐘減少至秒級,更高效;同時更具有高備份、高安全、最高的不可篡改性。事實上,金融業、銀行目前是區塊鏈技術最大的客戶群:因為他們需要最高的數據安全性。而金融行業也是大屏工程產業重要的細分市場。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去中心化的體系,必然產生更多的“數據挖掘”需求。這將有利于金融工程大屏顯示產業的持續增長。
同樣關注“數據可靠與安全性”的產業還包括醫療領域。北京優聯耳鼻喉醫院是海航集團旗下海航教育醫療集團的二級專科醫院。該醫院采用區塊鏈技術有效解決優聯耳鼻喉醫院基因檢測溯源、醫療產品溯源、積分打通兌換、電子病歷技術合作等問題,實現數據的安全特性和可感知特性。對于醫療產業的介入,區塊鏈還處于初期階段,未來與AI醫療的整合,將持續擴大醫療產業數據應用的規模,這有利于醫療大屏產業的成長。
從本質看,區塊鏈技術是提供了一種“更高安全和可信度”的數據保存與交互方式。只要需要“高信任度”的產業,都有區塊鏈技術的用武之地。所以,也有人說“區塊鏈”是“信用社會”的關鍵基礎設施。比如,海淘的消費者,如何判斷自己的產品是正宗的呢?區塊鏈技術就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創意產業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呢?區塊鏈技術也是很好的路徑。而且,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還可以避免傳統的中介中心式安全技術導致的“中央薄弱”困境和自然壟斷格局。
同時,區塊鏈技術也是AI的好幫手: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自然會對“安全性”提出更多的要求。區塊鏈技術的天然屬性,讓人們更容易接受這種安全保障方法,并能夠快速部署一個極高安全度的應用體系。
如果要給區塊鏈一個定義,從技術角度看他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是不同信息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但是,這種定義不能描述區塊鏈的“經濟效益”。更好地定義是,區塊鏈是“價值傳遞和數據保存中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解決方案”,他是一個高安全低風險的“數據”手段。從這個“體驗性定義”的角度看,區塊鏈恰與工程大屏產業高度關注“風險高危”細分市場的行業格局“完全吻合”。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大屏工程應用市場的新繁榮。
“數據經濟”,工程大屏必然從中受益
無論是AI還是區塊鏈,這些“信息新技術”都是“數據經濟”的一部分。而數據可視化則是工程大屏行業的價值。工程大屏行業與AI、區塊鏈產業的關系就是:從日益增長的數據總量、數據處理需求、數據可視化需求中,獲得持續成長的市場動力。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這標志著信息化的發展主題,已經從“主要解決通信問題”向如何利用“數據資產問題”,發生深刻的轉變。國家將數據經濟和大數據利用視為一項“關鍵戰略”。
實際上,無論是物聯網、AI、區塊鏈,還是5G技術都屬于“數據經濟”。國際上多個權威機構做過預測,大數據對經濟、國內生產總值的拉動作用,高達2%到4%。對于我國,這是一個2-5萬億的巨大市場。甚至,馬云和劉強東這種互聯網大佬已經在暢想“數據治下”的計劃經濟和共產主義了。由此可見,數據經濟產業未來的巨大前景和無窮潛力。
數據的處理和應用,尤其是大數據的處理和應用必然離不開工程大屏產業。有人預計,未來3-5年,信息大數據、以及AI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工程大屏行業能實現總量的再次翻番。“數據規模就是工程大屏產業的規模”,這一理論將再次引領工程大屏行業站上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