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最大、理念最新的企業創新能力排行榜
2018年11月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和經濟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2018》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成功舉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教授等專家學者出席本次發布會。排行榜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理念最新的企業創新能力排行榜,2018年排行榜覆蓋的企業數量從2017年的80000多家增加到100000多家。威創上榜
威創是連續2年上榜。 廣東:
序號 企業名稱
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3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4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6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7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8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9 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
10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1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12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3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14 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6 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
17 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8 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19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盡管排行榜聲明排名不分先后,但在2017年和2018年都把創新能力及影響力很強的華為排在了廣東首位。在“2017中國企業創新能力1000強榜單”中威創在廣東排名第17位,2018年則排名至14位。
高速發展期的自主創新
走自主創新之路。威創最初是做代理,當時做得順風順水,產品銷路好,利潤高,日子過得滋潤,但就在此時,創始人何正宇董事長提出要自主研發、自創品牌,這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何總力排眾議,給大家講,做代理受制于人,做大不容易,從長遠看并不有利于企業發展。
自主研發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創新的不同階段、技術本身等具有不確定性,同時,外部需求、社會環境的變化也具有不確定性,這都給企業的創新帶來風險和困擾。威創集團視訊研究院院長盧如西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威創早期研發的VCL投影機,由于技術不成熟,出現了信號失真、返修率高等問題,用戶的抱怨給研發人員帶來巨大壓力,我們經過不斷排查問題,不斷優化,最終使VCL投影機穩定成型,成為用戶滿意的產品”。
自主創新碩果累累,引領行業發展。在國外UCS幕的基礎上,威創自主研發了GUCS(玻璃復合屏幕),很好地彌補了UCS幕“強度不夠、環境適應性較差”等弊端,至今仍被整個行業廣泛應用。威創首創“大型分布式主從處理器”產品,從此,拼接大屏突破了規模的限制,滿足用戶對于拼接大屏日益增長的規模需求。成功完成首個LED光源DLP項目,引領行業進入LED光源時代。高分Magic多屏麒麟版處理器以及高定制化嵌入式架構處理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匯入國家自主創新的浪潮。這些自主創新成果是威創在2002年至2013年間取得,這是威創的高速成長期,在這期間,中國加入了WTO,中國經濟更加融入全球經濟,市場更加開放,需求開始升級,中國企業創新的動力與能力得到極大釋放,由低端創新向高端創新發展。盧院長回憶道:“威創的創新也是從簡單的結構件改善開始,到后來的專用板卡、光機、屏幕和嵌入式軟件的創新研發,實現超高分辨率數字顯示拼接屏的綜合應用,如大屏幕處理器在2.2億像素下刷新速度<1秒,走出了一條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之路。公司專利資源研發起始年產出僅2-3件,到后來年最高年產量達到260件,2018年底,專利申請將突破2000件,核心專利技術產業化,實現了科技創新之‘核’引領企業發展的目標”。
在這個創新升級的過程中,政府的政策牽引發揮了重要作用。James H. Love認為政府應當制定法律、財政、金融等等方面的措施來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究、開發與技術轉移。當前在世界上受到認可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等。這些國家都出臺了相應的激勵企業創新的政策。中國政府也因勢利導,將創新上升到國家戰略,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威創也得到政府的鼓勵、支持,公司先后被授予:
●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7年);
● “全國首批91家“創新型”企業(2008年);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08 年);
● “國家級創新企業”(2009年);
● “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2010年—2013年……)
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近些年,中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和高端市場競爭加劇,經濟生產方式開始從數量驅動、要素驅動向質量驅動和創新驅動轉變,企業已難以沿用前一階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追趕模式來應對。這個階段企業的自主創新向縱深發展。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分析,廣東研發投入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廣東從2008年以后開始就大力進行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有關。在“雙轉移”、“騰籠換鳥”的戰略下,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紛紛加大了研發投入。廣東連續兩年上榜企業最多,說明廣東企業通過創新推進轉型升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威創的轉型升級。隨著大屏幕拼接硬件產品同質化,傳統的大屏幕顯示業務遇到了發展瓶頸。同時,用戶更加關注顯示與業務實際應用的結合,希望通過大屏幕系統整合、關聯顯示各個業務系統數據,提高指揮控制的效率,這種可視化應用給大屏企業帶來廣闊的機會。于是,威創提前布局,持續推動從以提供硬件產品為主向以行業解決方案帶動軟硬件產品銷售的模式轉型升級,構建軟件、硬件、服務于一體的價值生態圈。這代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在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的《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中,威創被列入應“大力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平臺效能”的規劃。通知明確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對廣州市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為此,威創在自主創新方面進行了大力投入。威創視訊業務研發團隊占公司總人數的1/3以上,平均每年對研發的投入都超過了銷售額的10%。經過這些年的持續投入、實踐與沉淀,威創的轉型升級取得了成果,形成了成熟的“平臺+行業標準化產品”模式,引領了控制室可視化應用的發展。
2018年10月31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2018第十四屆中國音視頻產業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威創參評的軟硬件產品分獲大獎。覆蓋中國重要城區和重點工程的“智慧城區大數據可視化集控系統”獲得“年度應用創新獎”,關鍵技術指標走在世界前列,代表DLP顯示技術發展方向的“三基色激光DLP顯示單元”獲得“年度技術創新獎”。對此,威創集團視訊研究院院長盧如西認為:“這標志著威創可視化軟硬件可視化應用產品實現齊頭并進,可視化應用轉型升級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