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框架看,IFC2018展會上的顯示產品,歷史最悠久的莫過于“DLP拼接”了。但是,悠久的歷史、高度可信和成熟的市場口碑,不妨礙DLP拼接繼續在產品和應用創新的道路上“高速奔馳”。
在IFC2018展會上,臺達展示了4K DLP拼接單元,和全面滿足4K信號處理的軟硬件支持體系。4K顯示單元單屏內分辨率顯示能力相當于4個FHD高清信號,細節展示上具有巨大的優勢。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激光高亮技術的進步,80-90英寸的DLP拼接單元開始流行。和傳統50-60英寸的主流單元比較,80英寸的單元尺寸幾乎可以在同等顯示面積上,使得大屏系統的結構復雜度降低50%。
然而,如果采用和傳統單元一樣的1080p分辨率,大尺寸單元顯然在“精細畫質”上要有所打折。所以,4K技術在DLP拼接市場的應用,被認為是“大尺寸單元”+“激光高亮”+“更精細畫質”的“三強”組合,代表了下一代更高可靠性、更強內容承載能力、乃至于更低系統擁有成本的“次世代選擇”。
DLP拼接迎來4K時代基本已經是行業共識。這主要得益于上游核心組件市場的持續技術突破。2016-2017年,TI先后推出0.65 4K、0.47 4K新DMD光閥產品,為DLP顯示進入4K時代打開了大門。目前,這些產品都已經實現“經濟性規!敝圃。甚至,TI的8K DMD也已經進入市場,阻礙DLP拼接進入4K時代的技術和成本障礙基本掃清。
面對DLP拼接4K崛起,業內認為這很可形成一輪“次世代”標準革命。從顯示端看,只有DLP拼接能夠在80英寸及其以下單元實現超小縫隙的4K單元拼接應用,這是一個顯著的獨有競爭優勢;從系統實現看,4K單元的DLP拼接將推動信號處理市場向4K的過渡和高帶寬、大容量系統的加速普及;從應用看,4K產品會帶來更為精細的細節表現力,有助于大數據可視化時代“信息豐都日益增長”背景下大屏應用的場景創新。
4K單元的優勢發揮,必須依賴于激光光源帶來的高亮體驗。而激光光源技術也在不斷進步。IFC2018展會上,傳統DLP拼接市場的另一個領袖品牌威創展示了全新的RGB三原色激光光源系統DLP拼接產品。三原色激光光源是近年來激光顯示行業高速發展中,新興的“下一代”標準。應用RGB三原色架構的激光顯示產品具有天然的“色彩性能”上的優勢。
威創RGB激光光源背投拼接墻
同時,RGB激光光源應用在DLP拼接產品之中,還有助于獲得更高的系統穩定性。由于采用三原色燈珠,RGB激光光源的DLP拼接產品和傳統LED光源產品架構最為接近,周邊技術的更迭量更少,可以獲得更高的系統可靠性設計指標。以可以以此基礎對傳統LED光源DLP拼接產品進行升級。業內認為,激光顯示未來的發展,必然向RGB系統前進,作為高端工程顯示的王者DLP拼接理應“站在技術最高端”。
事實上,在激光顯示過去5年的歷程中,已經經歷了從簡單單色激光到雙色激光,再到RGB三色激光的“技術提升”。DLP拼接激光顯示向RGB技術的發展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產業技術循序漸進迭代的自然結果。威創率先推出RGB激光DLP單元,體現了威創對前沿技術的持續研發和深刻研究。
除了4K和RGB激光這種“概念上足以令人振奮”的產品,DLP拼接也不缺乏“小”進步。比如,更為超薄的機體設計,尤其是大尺寸單元的超薄化,一直在持續進步。同時,高亮產品也日益突破新高度,比如威創2100流明高亮DLP顯示單元,畫質明亮度足以匹敵小間距LED產品,為超大屏幕的視聽應用提供了新體驗。
總之,技術進步是DLP拼接系統本屆展會的重要看點。IFC2018,DLP拼接表現出的“創新活力”遠超越此前數屆展會,這意味著DLP拼接產業的市場和前景是穩定且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