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智能眼鏡領域創業公司亮亮視野公布其新一輪的融資消息:這一次B輪融資獲得資金千萬美元,由藍馳創投領投,經緯中國跟投。其中經緯中國也是亮亮視野A輪的領投方。
盡管目前資本對VR/AR行業態度相對謹慎,但近期AR硬件相關公司陸續獲投。其中亮亮視野主要為醫療、安防和制造業在內的客戶提供軟硬一體的AR解決方案。藍馳創投和經緯中國方面在公開信息中表明,他們看中的是亮亮視野在技術上所構建的壁壘,以及在行業應用上所做的積累。
對此,亮亮視野CEO吳斐向我們介紹,他們與浙江大學合作光學實驗室一直在AR方面重點投入研發,即將建立聯合人才培養基地,研發可量產的波導AR設備。而在行業應用方面,也是亮亮視野產品上的重點方向。當然營收方面的表現也是重要的參考數字,但是亮亮視野暫時不愿透露,但對市場前景表示樂觀。
在產品形態上,吳斐認為亮亮視野是偏向實時或遠程視頻以及計算機視覺相關的輕量化的AR。視頻即是通過智能眼鏡的實時攝錄實現遠程指導或指揮。例如在工業生產上,這種方式被亮亮視野叫做“專家幫”;又如在醫療上,實時的手術以及問診攝錄,則可以幫助醫生增強其專業能力。而在視覺上,例如在安防領域,佩戴智能眼鏡的警務人員即可實時地獲得人臉識別的反饋,亮亮視野主要解決的是嵌入式系統的深度網絡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問題,目前在人臉方面的識別速度可以達到40毫秒,吳斐介紹,這一部分的技術包括自研以及與合作伙伴的共同開發。在醫療領域,亮亮視覺與紐約長老會醫院、301醫院等數百家國內外醫院合作;而在安防以及工業合作方面,也包含了一些省市的公安單位,江森汽車以及高鐵單位等。同時,在軟件方面,他們也與近30家開發者產生了合作。
亮亮視野成立于2014年,他們在2015年初也試水過C端市場,推出4000元左右的低價設備。但吳斐認為現階段B端的產品需求更加具體且強烈,他們在需求的挖掘和產品實現上可以走得更加踏實落地,所以當前會主打這款萬元級的設備。
公司目前約有50名員工,以技術人員為主,其中不乏來自谷歌、博通、諾基亞、微軟、英特爾、聯想和中國航天等公司的底層開發人員,和來自清華等名校的算法開發人員。
其實近一個月左右,不少AR公司先后曝出大額融資。其中影創科技獲得達晨創投8000萬元的A輪投資。Realmax也獲得了2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國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們近期的產品方向重點也都放在了B端上。
對此,我們也詢問了吳斐,資本方面對于方向的認識。吳斐并沒有正面回答,僅表示他們能與藍馳走在一起,是由于雙方在AR行業的理解高度一致。而吳斐本人認為,現階段AR行業仍處于非常早期,產品和技術都需要經歷一個專門場景特定化需求,再到通用化的一個過程。從這一點上講,Grand View Research就曾發布報告預測,從2017年開始,AR眼鏡的現場服務行業每年能夠增加10億美元的利潤。或許相比與下一代的計算平臺這樣的想象力來講,當前的價值投資更能撬動資本扎緊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