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禮移動新一局運維人員請注意,二樓機房正在報警,請佩戴智能頭盔前往現場進行處理。”“收到,我將去現場進行確認。”“我標注一下現場具體的報警設備及報警位置,第2排B面2號機柜22槽位……”“收到,現場已確認A1EXBS板卡存在故障。請進行下一步操作。”“好的,我標注一下具體的位置。”“收到,請進行復位操作。”
這段對話記錄了冬奧會技術保障現場,河北崇禮移動新一局的運維人員通過Rokid AR智能頭盔X-Craft和遠程的后臺專家聯動,完成一次遠程設備檢修的過程。簡短的對話,卻運用了多項AR技術。
“開天眼”智慧巡檢
工作人員戴上X-Craft前往現場排查首先用到了智慧巡檢功能。 在這個環節,X-Craft就像一頂內置了隱形菜單的魔法帽,可以實時檢測、采集與存儲所聞所見,通過視頻、音頻數據的格式悄無聲息地存儲下來,幫助“主人”精準快速尋找故障點,同時形成可追溯的檢查資料,實現檢查全過程閉環。
“跨越時空”遠程協作
崇禮移動新一局運維人員說:“X-Craft相當于專家在一線的眼睛,后臺專家可以通過頭盔協助現場人員身臨其境地處理故障。”
在現場,X-Craft通過5G通信方式接入網絡,實現了跟后臺專家的遠程協作。向遠程的專家發起視頻通話,現場人員借助頭盔完成第一視角實時分享,讓遠程專家快速感知現場狀況,并通過PC端或手機端進行遠程控制,協同解決作業現場難題。
“空中神筆”畫面標注
現場狀況復雜,難以第一時間確定具體位置?技術保障現場,在X-Craft的幫助下,后臺專家可以實時對共享現場畫面進行問題標注,快速排查,從而保障了賽況畫面的實時傳輸。
由于冬奧通信保障的特殊性,技術專家無法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河北移動攜手Rokid,使用高科技更好地保障冬奧。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殿鋒說道:“奧運是河北省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移動的一件大事,我們員工在現場做通信線路的檢修都戴著頭盔,可以非常快速、方便、高效地完成日常復雜的巡檢工作。”
盤點冬奧會還有哪些人工智能黑科技
本次冬奧會,在5G大規模覆蓋下,AR/VR技術應用、高清視頻等為大家帶來了隨時隨地的、全新視角的觀賽體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參與,也成為本次冬奧的一大亮點。
01
AI助力科技向善
冬奧也溫暖
AI手語主播入駐冬奧,實現了“用技術跨越聲音的障礙”。冬奧會的觀眾中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雖然聽不到賽場的聲音,但可以通過AI手語主播獲取賽事訊息,感受賽場上躍動的激情。
與此同時,AI氣象主播也在崗位上盡心履職,在“冬奧公眾觀賽氣象指數”上,一位基于小冰框架數字孿生虛擬人技術的 AI 數字人“馮小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冬奧會期間,馮小殊播報冬奧公眾觀賽氣象指數,涉及戶外觀賽人體感受、健康提示,包括體感寒涼指數、穿衣指數、感冒指數等氣象指標,用技術手段助力觀眾更好地參與這場冰雪盛會。
02
不用“瞪大眼”
AI動作捕捉纖毫畢現
冬奧會上王濛解說時的一句“我的眼睛就是尺”引發網友熱議,這是曾經短道速滑界“王者”來自實踐經驗和專業的自信。普通人沒有這般犀利眼神怎么辦?人工智能來幫忙。
在賽場上,以冰壺運動為例,基于視覺AI感知、深度學習、三維建模和空間定位等技術,通過對真實場景的數字化映射,實現對運動冰壺的檢測跟蹤和軌跡捕捉。
觀眾可以在線上一覽比賽對戰信息、大本營虛擬畫面,以及運動中的冰壺軌跡曲線,暢享AI技術帶來的超現實體驗。
在開幕式《雪花》節目中,同樣有類似應用,600多個小演員腳下都有一片“形影不離”的小雪花,其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動作捕捉、實時渲染等多項技術,呈現出雪花“如影隨形”的生動效果。
03
XR技術創造
更刺激的觀賽體驗
冬奧會上,XR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定點觀賽模式,為觀眾帶來了自由視角、子彈時間、沉浸式觀賽、VR互動等多種創新觀賽體驗,觀眾不僅可以通過調整觀看視角動態,追蹤自己想看的內容,還可以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的定格畫面,猶如坐在“特等席”一樣,不會錯過任何精彩瞬間。同時,這項技術還能輔助裁判判罰,保障賽事公平性。
04
AR加持演播室
直播場景起飛
中國移動咪咕演播室內,冬奧冠軍王濛搭檔黃健翔,上演“專業與幽默齊飛”的解說首秀。該演播室在AR技術加持下,可根據直播內容隨時變換場景,讓人如同時刻置身冰雪賽場。而通過虛擬VIZRT技術,加入戰術分析系統,將進一步豐富賽事解說維度與深度、增加直播的可看性和專業性。
而在“Cloud ME”全息投影快閃演播間,則創造了一種極具真實感的互動體驗:與會者全身影像會被惟妙惟肖地投射到另一遙距地點的全息艙,參與者的投射影像可與另一端的用戶進行會面和交流。
05
首次使用虛擬場館仿真方式
1:1地3D還原訓練場
高山滑雪如何快速繞過旗門?越野滑雪用什么姿態最省力?跳臺滑雪用何種姿勢起跳最好?速度滑冰如何訓練過彎道技術?冬奧會創新應用了虛擬場館仿真系統(VSS),通過可視化“數字孿生”模型,對賽事場館進行了1:1的3D場景還原,這是奧運賽歷史上首次使用虛擬場館仿真方式進行運行設計和轉播規劃,為運動員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訓練方案。
還有哪些人工智能應用還未被提及?歡迎在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