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截至目前,網絡上線慕課數量已超7.68萬門,學習人次達12.77億,建設和應用規模居世界第一,線上教育已逐漸成為社會人士補充學習的重要平臺,我們正見證一個全新概念的學習空間——它跨越傳統的地理限制,借助先進的數字化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習者提供更為豐富、便捷的教育資源。
華潤大學虛擬教室
華潤集團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綜合性企業,為了實現集團戰略目標,構建傳播文化、分享實踐、創新思想的學習發展平臺,培養華潤員工成長為一流人才,聯合多媒體通信及應用解決方案服務商南方電訊,共同打造了華潤集團第一個遠程教育項目——華潤大學虛擬教室。本項目旨在對標國際高端商學院的建設要求,通過引入音視頻與設備、大屏顯示設備、控制設備以及AI攝像頭等尖端軟硬件資源,賦予遠程教育以全新的生命力,開拓教育模式的新境界。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度數字化賦能遠程教育,創造學習空間新可能,見證線上線下無限「視」界。
消融邊界,沉浸教學體驗
為將教學內容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使得復雜的數據可視化,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本項目我們設計采用了3*10塊55寸高清屏幕拼接式巨型弧形顯示屏,可實現無縫匹配多類型融媒體教學,這樣的布局可以在視覺上為學生提供一個寬廣而沉浸的視角,與傳統的平面投影或小尺寸顯示器相比,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少視覺疲勞,并增強信息的傳達效果。
優質的音畫呈現更能營造出仿佛置身于現場的,開放無界的沉浸式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也極大地提升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感。
交互創新,教學雙向可見
為了捕捉講師在課堂上的每個動態,營造更加沉浸式的教學體驗,南電還精心設置了3臺搭載先進AI面部識別技術的高清攝像機。當講師在講臺上來回走動時,智能追蹤技術能夠實時進行面部拍攝的正面比對,從多角度捕捉講師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自動選擇并切換到最佳機位,確保學員與講師雙畫面合成顯示,輕松實現線上教學也能“眼對眼”交流。借助于高清視頻會議技術,這種雙向互動的教學體驗,不僅優化了視頻的觀感,也極大地提升了授課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情境匹配,賦能智慧研討
“華潤大學虛擬教室”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的教學需求,還可以無縫切換成直播間、演播廳或研討室,以適應不同場合的特殊要求。在這里,直播授課成為了可能,只要有網絡連接,就能參與到課堂中來。
除了直播授課,沙龍訪談也是這個虛擬教室的一大特色。在這種模式下,教室化身為一間現代化的演播廳,可以進行各種主題的訪談活動。專家學者可以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見解。這樣的互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也更加高效。
此外,“虛擬教室”還支持講師隨時發起投票、問卷,并即時反饋研討結果,更為關鍵的是,它能夠適配不同學習主體的教學形式與班級運營模式,成為知識科普的新利器。
簡易操控,輕松運用維護
定制交互軟件及交互協作平板,也是“華潤大學虛擬教室”項目的另一大亮點,基于觸控或語音輸入設計,使得講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方便地調用各種教學資源。頁面自動切換功能,讓講師能夠流暢地進行PPT演示、視頻播放或是實時板書等操作。通過這些互動環節,學生的參與感和興趣得以提高,課堂效果自然更加顯著。交互式協作平板則在這一基礎上更進一步,支持異地參與者通過網絡實現同步協作、實時互動及共享資料,甚至共同完成課堂任務。從而打破了地理限制,無論是遠程教育還是多校區之間的聯合教研,都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實現了知識的自由流動。
更為關鍵的是,內置中控系統可以與教學平臺對接,教學場景大屏同步顯示。同時,該系統可以隨時進行設備運營的后臺監控。通過對硬件狀態的實時監測,系統能夠自動預警潛在的問題,提前采取措施,從而避免因設備故障影響教學質量。這樣的自動化監測機制大大減少了人力投入,同時也保障了設備的穩定運行。
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個多功能、高效且互動性極強的全新教室模式應運而生。這個被稱為“虛擬教室”的新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華潤大學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無限廣闊的學習和交流平臺,一個全新的「視」界已然到來。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數字化、智慧化的加持下,南方電訊以30+年豐富的音視頻集成項目經驗,深度探索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方案,撫平空間距離的溝壑,協助華潤集團重構線上空間教學模式,在云上跨越時空限制,助力教育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