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視覺及操作便利性的需求提升,以及技術的日漸成熟,愈來愈多的產品都開始使用觸控面板,以強調其簡易的人機操作,所以觸控面板的應用層面也將愈來愈廣,不再局限于小尺寸的應用,就如同液晶顯示器一樣,尺寸日益變大,為的就是滿足不同領域的需要,而觸控面板也是大勢所趨!詳情>>
來自國外媒體的最新消息,明基近日發布了全球首款采用LED背光技術的VA廣視角面板24英寸液晶顯示器,其型號為VW2420H。近日明基官方已經確認這款VA廣視角面板液晶顯示器將在幾天內在日本市場開賣,售價為3.5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800元)。…詳情>>
面板作為顯示器的核心部件,對最終畫面顯示效果有著顯著的影響。在業界擁有“液晶之父”的夏普在面板技術方面一向處于業界領先的地位。公司旗下擁有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等豐富的產品線,其中,32英寸的32A37AH就是一款采用了超黑液晶面板的專業顯示器產品!詳情>>
由于第三季旺季遲到,華映積極展開減產、歲休及調整產品組合等動作?春糜|控面板市場前景,華映宣布加碼布局觸控面板,將龍潭4.5代廠L1A的七成TFT產能轉為生產觸控感應器(Touch Sensor);…詳情>>
面板業第三季市況走弱,吃過庫存大虧的臺灣面板廠,友達(2409)等大廠紛紛急踩煞車減產。奇美電(3481)順勢鼓勵上半年忙翻了的員工休年假;華映(2475)則啟動歲修計劃降低產能!詳情>>
雖然第3季旺季不旺效應已成既定事實,不過,臺系觸控芯片供貨商卻感覺到客戶對新產品的熱衷程度有增無減,第4季無論景氣好壞,觸控新品將按照原定時程陸續出爐!詳情>>
據iSuppli公司,獨立軟件供應商(ISV)必將在興旺發展的移動與臺式PC觸摸屏市場扮演中心角色,提供差異化特點,使得該界面技術吸引新的用戶和領域。…詳情>>
中國臺灣最大的液晶顯示器、面板制造商奇美電子8月9日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公司二季度凈利潤為95.4億新臺幣 (約合20.37億元人民幣),相比市場預期的42.4億新臺幣翻了一番。 …詳情>>
據臺灣媒體報道,鴻海集團旗下的銦錫氧化(ITO)導電玻璃廠正達(6月23日)宣布,將與全球第一大電容觸控面板廠宸鴻(TPK),在廈門合資成立睿志光電公司,共同生產強化玻璃與ITO玻璃等。由于鴻海、正達與TPK,均為iPad與iPhone 4的供應商,雙方結盟,可望擴大承接來自蘋果的訂單。 …詳情>>
為了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韓國顯示廠商LG最近在歐洲發布了一款顯示器,命名為E2350VR,內嵌了一塊可以提高像素的處理芯片!詳情>>
顯示器的官方參數主要有:尺寸、面板類型、響應時間、亮度、對比度、可視角度等十幾項,相信這些官方參數也是所有普通消費者了解一臺顯示器性能的主要參考。但是,您是否真的了解這些參數的意義?是否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走進了一些概念誤區?…詳情>>
預計6月份將與上月一樣,繼續處于緩慢下滑的狀態。原因是在面板需求放緩的同時,部分面板和部材還處于供應緊張狀態,因此估計不會出現大幅的價格下滑…詳情>>
觸控面板的滲透率成長快速,尤其是應用在手機、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MP3)、個人導航裝置與其它應用上。同時在未來幾年,觸控面板在大尺寸屏幕的應用上將快速成長,如All-In-One計算機、迷你筆電/平板電腦(slatePCs)與教育訓練上。…詳情>>
隨著平板機的流行,目前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進入該市場,中華映管的大量出貨對于各大制造商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消息,相信不用多久我們就能夠看到大量的10.1英寸平板機上市銷售!詳情>>
臺灣平面顯示器展即將于6月9日展開,吸引面板大廠友達、華映、奇菱及電子紙大廠元太等逾200家廠商參展,今年展出聚焦電子紙、3D顯示器、觸控面板等最新平面顯示器技術產品,面板大廠奇美電則因內部整并缺席展出!詳情>>
專業顯示器市調機構 DisplaySearch 表示,觸控面板模塊市場規?赏蠓砷L,2008 年的市場規模約 36 億美元,到 2015年可望達 90 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 14%。…詳情>>
某專業顯示器市調機構調研機構今天指出,進入傳統淡季,中國、歐洲市場削價競爭,監視器面板報價再度下滑,且中國電視面板需求下滑,也影響全球面板出貨!詳情>>
拓墣預估全球觸控面板出貨量將由2009年的5.45億片,成長至2011年的7.21億片,觸控面板模塊出貨金額則從2009年的37億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2.86億美元!詳情>>
藍黛科技表示,公司產品未直接出口美國,目前整體受美國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較小。公司將持續跟蹤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