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
客戶怎樣才會采購?決定客戶采購的要素是什么?在講授銷售課程時,我通常會拿出一枚印章來開始課程。
“大家看,我手中盒子的包裝非常漂亮,這里面是一枚精美的印章,它的價格是500元。在座的各位有誰愿意花500元來買我這枚印章?”
我得到的答復往往是學員們的搖頭。當我詢問他們不愿意買的原因時,他們一般都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枚什么樣的印章,你至少應該打開讓我們看一看。”
“大家不愿意買,是由于大家不了解。好,我現在打開盒子,大家看到了,這是一枚金光閃閃的印章,外層有非常精美的雕刻。印章的核心是一塊和田美玉,在上面刻上名字,就可以在各種場合使用了。現在,大家對產品有了初步的了解,你們愿意花500元買我手里的印章嗎?”
“可是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私人印章了,所以我還不需要買它。”還是沒人愿意買。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這枚印章的來歷,它可不是一般的印章,它是乾隆皇帝親自佩帶過的,后來在大婚的時候送給了他的皇后。這枚印章剛剛出土,現在只賣500元,大家愿意買了吧?”
“開玩笑吧,乾隆皇帝的御用印章只賣500元,真的假的?不可能!”大家根本不相信,還是沒有人愿意買。
“大家還是不愿意買,是由于大家不相信我的介紹。假定大家中的某一位在我的勸說下,終于買了這枚印章,回家之后很好奇,利用休息日來到北京的琉璃廠,找了位古董商鑒定。沒想到,簽定結果發現這居然真是乾隆皇帝用過的,而且對方愿意出資500萬收購這枚印章。你經過討價還價,將它以600萬的價格賣出,然后用這筆錢買了一套別墅和一輛新款轎車。過了半年,你又遇到了我,我又拿出了一枚同樣的印章,還是500元,向你銷售,你愿意買嗎?”
不少人點了點頭,表示愿意考慮。
了解:
在第一次試圖銷售印章時,沒人買的原因是不了解這枚印章,不確定這種產品是否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可見“了解”是客戶采購的要素之一。客戶在決定采購產品之前,需要了解這個產品,包括產品的規格、功能、服務和支持、運輸和安裝承諾等等,有時客戶還想通過了解廠家生產的情況來判斷產品的質量。了解這些情況的渠道通常包括朋友介紹、廠家廣告宣傳和商店產品介紹等。
需求:
對印章做了介紹后,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并不需要這樣的印章而拒絕采購,說明需求是客戶采購的另外一個要素。不需要是指客戶沒有發現采購的必要性,有時也許只是部分客戶覺得沒有必要采購,或者持這種觀點的客戶意見占據主導地位就會導致采購的停止。如果一位家庭主婦認為需要一臺空調,但是丈夫認為買一個電風扇就可以了,可能這位主婦就會放棄買空調的打算。
相信:
當介紹這是乾隆皇帝御用印章的時候,由于不相信,所以沒有人愿意采購。信任是客戶采購的另一個要素。廠家當然要宣傳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但是客戶是否相信呢?現在的電視和廣播里充滿了各種廣告,例如,腦白金打出的廣告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有一些消費者會相信,有一些則不會相信。
滿意:
案例中,如果有人買了這枚印章后發現是真的,并賣了600萬元的時候,結果超出了他們的期望,那他們下次采購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可見滿意是客戶采購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不愉快是老客戶才會有的情況。每個消費者都會不停地消耗并購買各種各樣的產品,采購周期短的如蔬菜和水果,幾乎每天都要去采購;周期長的如汽車和房子,也許幾十年才購買一次。無論周期有多長,上一次使用的體驗都會影響下一次的采購。如果在第一次的使用中,消費者并不滿意,下一次就很可能不再采購同樣的產品甚至同一廠家的任何產品。有時這種情緒甚至會蔓延到整個區域,例如1999年的山西假酒不僅使消費者不買這些假酒廠家的產品,他們甚至開始抵制其他沒有生產和經營假酒的山西酒廠的產品。
了解、需求、相信和滿意就是客戶采購的四個要素。當這四個要素具備的時候,就意味著客戶將會進行采購,因此銷售的目標就是使客戶采購成立的這四個要素。但是這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見到客戶時,應該先建立互信的關系,還是應該先介紹呢?或是應該先挖掘客戶需求?對于銷售人員來講,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否則銷售要走很大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