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選擇住在大廈之中,所以選擇較高樓層,這樣室外背景噪音較低,隔音效果較佳,考慮到音響有可能產生的共震,視聽室不要和鄰居隔墻設置,樓板厚度要夠 (15-18 cm),視聽室不要和主臥(自己用的臥室)以外的臥室隔墻設置,而設計出下面的這一張的視聽室平面藍圖。
平面藍圖
ITU-R 構想圖 (藍點: 喇叭位; 紅點: 視聽位)
視聽室的
推射窗隔音較佳,玻璃厚一些好,二層夾空氣更好。
視聽室墻面結構
RC 墻或磚墻較硬,聲音反射刺耳,軟墻 (石膏板墻) 可以考慮,本案以室內外各雙層石膏板 (9mm+12mm) 夾 6.35cm 空腔,充填 5 cm 厚 32k 玻璃棉板,雙層石膏板交錯平釘。
視聽室和客廳之間的墻面(左)、視聽室和主臥之間的墻面(右)
視聽室和客廳之間的墻面 - 封板
石膏板與上下樓板之間的細縫以硅利康填縫,進出石膏板的管線需以硅利康或發泡劑填縫,讓聲音“滴水不漏”
在室內外各雙層石膏板空腔,充填 5 cm 厚 32k 玻璃棉板
利用隔壁空間壁面的材料 (客廳墻面是石材)以及隔壁(臥室)有衣柜, 進一步加強隔音效果
視聽室
實木地板、平釘水泥樓板
輕鋼架的天花板最方便,要更換架材或走線材都方便,但是鋼架鐵絲固定要夠穩定。
空調當然用分離式冷氣較安靜,原本以為規格上來說,四方吹的噪音值最低,所以變更原有空間的前后 2 個線型出風,使用時才發現四方吹正在視聽位頭頂上, 噪音反而會高于原相距 3 公尺以上的線型出風。
獨立音響電源
(1)、從電源總開關處用 38mm 平方的太平洋電纜直接拉二條至音響系統附近,以最優先用電處理,也就是從電表進來的電源配線,經過一顆無融絲電源總開關之后,拉到音響室的電源專線就可以從這里直接拉過去
(2)、這二條 38mm 平方的電源專線拉到音響系統附近之后,設 2 個 (一個 110v, 一個 220v) 電源箱,內裝 5 個無融絲電源開關 (臺灣士林電機)
(3)、從音響室的電源箱拉 7 條 8 mm平方的太平洋電纜接上七組 HUBBELL電源插座
家庭影院視聽室
通過以上的介紹,視聽室的環境已基本布置完畢,下面將進入最重點的環節。首先介紿一下本視聽室用到的設備。
設備清單一覽:
投影機:馬蘭仕(Marantz) VP-12S2
屏 幕:請人制作的席白 92"(16:9)DVD:Pioneer DV-S9
游戲機:X-BOX
BSD衛星接收器:Panasonic TU-MHD200
擴大機:Lexicon MC-12B前置主喇叭:Dynaudio BM15A主動式喇叭
中置主喇叭:Dynaudio BM15A主動式喇叭
后置環繞喇叭:Dynaudio BM6A主動式喇叭
超低音:Dynaudio BX30A--------------------------------
機 殼: silverstone LC03(no lcd)
cpu : AMD Athlon 64 3200+ (939)
主機板: ASUS A8N-E
硬 盤: EXCELSTOR 60G 液態軸承
顯示卡:ATI PCIE X700 靜音版
聲 卡: Creative Audigy2 SPDIF output
RAM :1G
光 驅: Pioneer 121 (firmware 1.07)
家庭影院顯示設備采用馬蘭士(Marantz)VP-12S2,DVI輸入,吊投安裝
投影屏幕是請人自制的, 92" (16:9)
AMD Athlon 64 3200+ (939) + 1G DDRAM + powercolor ATI PCIE X700 靜音版 DVI output + Creative Audigy2 SPDIF output + 海韻 (seasonic) 430W power + silverstone case (no lcd)
Lexicon MC-12B
左側左后環繞 BM6A
Dynaudio 主動式喇叭,唱作俱佳! BM15A 左中右,BX30A 重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