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DLP技術開始被應用到投影機市場的那一天開始,與3LCD技術之間的戰爭就未曾停止過。相對于家電企業早期的液晶與等離子電視主流技術之爭、到“血淋淋”的價格戰,以至于演變到現在的尺寸紛爭。投影機市場上兩大陣營的角逐,無疑則表現的非常具有高技術含量,但這場技術之爭的激烈程度卻絲毫不亞于前者。
作為投影機領域的兩大核心技術派別,LCD技術和DLP技術一直明爭暗斗,但實則各有千秋:基于LCD技術的圖像色彩柔和自然,但整體稍欠銳利;基于DLP技術的圖像明銳精細,但色調略顯生硬。這一柔一剛正像武學大師所追求的內外兼修一樣,兩種技術也都一直在盡力補上自己的短板,與其說二者融合,倒不如說殊途同歸。
對于熟悉投影機技術的人而言,DLP技術的優勢在于畫面明亮、色彩豐富,能夠給消費者帶來亮麗的視覺享受。而其在圖像顯示方面較3LCD相比,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由于DLP與3LCD技術在成像原理上的不同,導致其在圖像的自然度與色彩的柔和度方面無法與后者相抗衡,而其用旋轉色輪調制圖像彩色的原理,也會使屏幕上產生可見人工痕跡,愛好者稱之為“彩虹效應”,即色彩被簡單地分離出明顯的紅、綠和藍單色的現象,這一點播放動態圖像時尤為突出,同時也造成了DLP廠商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
前不久,德州儀器(TI)發表新款DLP芯片組DarkChip4,據說可有效提升原始對比度30%,能夠有效改善其處理圖像色彩柔和度方面的能力。DarkChip 4最初是為滿足數字影院行業對高亮度與高對比度圖像質量的需求而設計產生的。在數字電影產業方面,DLP影院reg通過提升微鏡設計的微影技術加上其他專業處理程序,使DarkChip 4實現了更高的對比度,并且針對呈現明快的白色、深厚的黑色的圖像都有較為明顯的改觀,尤其是對于呈現暗場畫面更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面對DLP技術的挑戰,3LCD技術也在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創新,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優勢,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3LCD的代表廠商愛普生已經連續10年執投影機市場之“牛耳”,但是那副激勵行業領導者不斷進取的“馬刺”始終在鞭策愛普生不斷創新,從使用第七代液晶面板,明顯提升投影機對比度;到采用高光效燈泡,充分利用光源,延長投影機使用壽命;再到獨創無極液晶取像技術,實現更清晰圖像顯示,愛普生不斷挑戰著技術的極限,為用戶帶來更加完美的視覺享受!
成熟的3LCD圖像顯示技術與DLP技術相比而言,3LCD在圖像顯示方面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所呈現的畫面效果和色彩飽和度非常適合色彩豐富的影像和動態畫面的輸出。由于3LCD技術采用將燈泡發出的光分解成R(紅)、G(綠)、B(藍)三種顏色(光的三原色)的光,并使其分別透過各自的液晶板(HTPS方式)賦予形狀和動作的工作原理,使光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投出明亮清晰的圖像,更加值得一提的是,3LCD技術的快速成熟,還可以表現出更細微的層次感,自然地再現圖像中的顏色變化部分特別是增強黑暗部分的顏色表現,而且,不會產生傷害眼睛的“色分解”現象。因此,應用3LCD技術的投影機產品在消費者成熟度較高的教育市場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其中3LCD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愛普生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投影機市場絕對的領跑者。
伴隨3LCD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投影機廠商加入3LCD陣營。由愛普生等企業在2005年發起的3LCD聯盟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到多達20家廠商的規模。其中既有諸如愛普生、索尼、富士通等世界知名品牌,也有明基新進入3LCD陣營的新興力量。據市場數據顯示,市場上售出的采用3LCD技術的投影產品的數量遠遠超過目前市場中的其它微型顯示技術,而且這一數字正在持續快速增長。
今天的投影市場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投影機在慢慢的走進我們的生活,DLP和3LCD技術都還有自身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看到,DLP技術一直在提高色彩表現力上做著不懈的努力;3LCD也從提高產品的對比度,縮小產品的體積、重量等方面一直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激烈的競爭讓他們積極尋找完善自身的辦法,擁有競爭才會進步,最終獲得最大利益的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