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投影機市場目前已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但由于沒有統一、規范化的標準,市場環境有待規范。相關部門日前對市場上的主流投影機產品進行了摸底測試,同時收集相關數據,為日后標準的修訂和推行打下基礎。業內專家呼吁國內企業抓住機遇,掌握標準話語權。
每年的市場增長率達到40%,國內市場總銷量在2006年達到49萬臺……數據顯示,國內的投影機市場經歷多年的平穩發展與技術積累,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然而,由于投影機企業一直以來沒有統一、規范化的標準,市場環境有待規范。
近日,中國電子商會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對現階段國內市場上的主流投影機產品進行了一次行業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對未來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分析。
標準不一擾亂市場
業內專家表示,投影機市場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由于長期以來沒有統一、規范化的標準,部分投影機廠商為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夸大或虛標性能參數,嚴重擾亂了市場環境。
據悉,現階段有關投影機產品的測量有三種標準參照: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標準)、ISO(以日本辦公機械與信息系統產業協會有關投影機性能測定方法為基礎的國際投影機標準)和《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行業標準 SJ/T 11346-2006》),其中《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由信息產業部在2006年3月29日頒布實施。
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會長程光輝介紹,目前在我國市場銷售的投影機產品中,90%以上是外資品牌。外資品牌中日本產品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這些產品主要參照ISO測量標準;其它一些歐美品牌參照ANSI測量標準。“不同的測試方法會導致測試結果的差異,最終產品指標的標注也會不統一。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監督,導致投影機產品指標虛標現象盛行。”程光輝說。
指標參數不盡人意
據了解,今年4月至6月,中國電子商會聯合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四研究所,參照《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對國內市場上的索尼、東芝以及長虹等17個品牌,LCD、DLP、LCOS三種類型,近40款主流投影機產品進行了公開、公平的摸底測試。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王寧表示,此次中國市場投影機產品性能評測首先是一次大規模行業摸底測試,將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明確、規范統一產品標識;其次也是一次對市場上主流投影機產品數據參數的收集。通過產品數據與行業標準相對比,發現標準自身不合理之處,為日后標準的修訂、推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體來看,除清晰度指標以外,其他各項指標均存在一定問題。”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投影機測試項目負責人胡鵬介紹,比如光輸出指標檢測值與標稱值差距基本在20%以內,符合標準規定,目前只有少數企業產品的光輸出低于標稱值50%。
“投影機產品在色彩表現方面普遍不太理想,照度均勻性能達到80%以上、色域覆蓋率在32%以上的產品只占所有測試產品的25%,索尼、聯想、愛普生投影機產品在這兩項指標上表現優秀,個別產品表現較差。”胡鵬說。
另外,部分投影機說明書的參數標稱不全。產品說明書中缺少一些基本的產品參數的標稱值,包括整機消耗功率、待機消耗功率等基本的參數指標,甚至包括光輸出、對比度等重要指標,不利于消費者選購。
廠商應積極掌握標準話語權
聯想集團外設數碼事業部投影機業務總監顧巖表示,國內投影機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創新,產品的應用性、操作性也越發簡便,投影機已經逐漸成為教育、商務領域的必備品,甚至未來會將觸角伸向普通家庭。同時,相關標準的逐步完善與推廣,產品性能參數指標的統一規范,將帶動整個行業朝著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
近幾年,投影機產業供應鏈在不知不覺中向中國市場集中,很多產能集中在中國,比如系統制造、燈泡、散熱和供電模組等的制造。中國已成為投影機最大的應用市場。顧巖呼吁:“國內的相關企業應抓住產業發展機遇,引領高端技術發展,把產業做大做強,同時獲取更多利益,掌握更多的標準”。
業內專家指出,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投影機就應該按照中國的標準進行標注。當然,相關行業標準的推廣,要得到廣大投影機制造企業的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標準與市場也需要一些時間互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