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投影技術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顯著下降,投影機價格不斷下滑。尤其自2006年以來,720P的迅速普及使得投影機這一當年的奢侈品“身價”不斷下跌,成為消費者普遍可以接受的視頻產品。價格的日益下挫讓商家的利潤不斷下滑,因此除傳統的教育行業外,挖掘商用市場潛力、培育家庭市場成為投影機廠商的共識。
利潤不斷下滑 商家經受“寒冬”
從統計數據來看,投影機市場中,東芝、日立、愛普生、索尼、松下、NEC、夏普等日系廠商市場份額比重仍然穩固,占到了近70%的比率。以富可視、ASK、優派等為代表的歐美廠商占據第二陣營。由明基、聯想、方正、晨星、長虹等廠商領軍的中國本土廠商尚位居第三陣營,與歐美廠商有近3%的差距,但是近年來本土投影機廠商市場份額增長速度較快。
在投影機行業中,打價格戰仍然是商家之間贏得市場的最有力武器,所以近兩年來投影機銷售價格也在不斷下調。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投影機價格與往年相比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平均價格達在1萬左右。為了在價格戰中贏得市場,許多廠商都增加了6000元至9000元價位的中端產品數量,并在4000元至6000元之間的低端價位上也布局了多款產品。
談及投影機產品價格大幅跳水的原因時,眾多商家談到,這兩年廠商對投影機產品的設計工藝日臻成熟,零部件成本大幅下降,使得投影機制造成本降低。此外,許多廠商都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大量中低端產品的推出直接導致投影機產品價格大幅下滑。
從核心技術來看,目前投影機市場仍以LCD和DLP兩大技術為主。其中,我國投影機市場上采用LCD技術投影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接近60%,以DLP為核心技術的投影機產品市場占有率為40%左右。由于采用LCD技術的廠商普遍實力較為雄厚,因此采用該技術的產品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與LCD技術相比,DLP雖然近年來才興起,但是憑借便攜性和高對比度上占據優勢,因此有后來者居上的趨勢。如今,兩大核心技術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教育、政府、商務是投影機商家的重要行業客戶,其中教育行業已經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許多廠商都在這一行業上投入很大的力度。然而隨著教育行業整體需求趨于平穩,投影機行業采購陷入走量不賺錢的狀況中。此外,許多被采訪者還表示,2007年對于遼沈地區的投影機經銷商來說可謂是“寒冷”的一年。與往年相比,2007年教育行業采購量整體下滑,即使有訂單也集中在日系等一線品牌手中,眾多經銷商只能望“校”興嘆。對此,大恒沈陽辦事處經理趙松向記者分析說:首先,投影機產品價格日益走低,教育行業在采購時開價也較低,因此利潤越來越薄。其次,教育行業普遍資金較少而且回款周期相對較長,雖然競標成功但是回款周期長必然會對企業的資金周轉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盡管每年仍會有教育行業的采購但是經銷商普遍熱情不高。
除教育行業外,隨著商務市場的繁榮和企業信息化的深入,以及中小企業的迅猛發展,商用領域對投影機特別是高端、大屏幕投影機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廠商們投入重兵,紛紛推出了有針對性的產品,都希望能夠在商用投影機上占得先機。北京鴻合科技集團工程事業本部東北大區經理胡海燕介紹說,公司將對眾多行業深耕細作,提升日立產品在東北地區的市場份額。我們從今年的銷售情況也可以看到,日立在東北地區行業采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為了更快的搶占市場,廠商們在渠道策略上也作了一定的調整。愛普生核心渠道商邵先生表示將向下級渠道,特別是區域渠道提供更多支持。輔助區域代理商開展推廣活動,發展下游渠道,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商用市場中,愛普生則將與神州數碼和英思杰繼續合作,提高渠道覆蓋率。
雖然廠商都十分看好家用投影的市場空間,但是畢竟其自身渠道建設尚處于梳理階段。如何將傳統IT渠道、3C賣場以及其他銷售模式整合,打造多元化的營銷策略,從而將市場迅速鋪開,成為廣大投影機廠商所考慮的重點問題。
然而業內人士也紛紛表示,雖然家用投影機市場潛力很大,但是要實現普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盡管投影設備價格在不斷走低,但要配備一套家庭投影設備仍需要近萬元的資金,并非普通家庭都能夠承受如此價位的產品。此外,對于普通家庭用戶,特別是區域市場中的家庭用戶來說,投影設備并非電視等產品那樣“生活必需”。而且投影機燈泡尚屬高成本耗材,更換燈泡也是一筆支出。更何況家庭影院投影機產品面臨著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以及背投電視的激烈競爭,同時顯示技術方面的差異對于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所以投影機產品在家用市場上實現繁榮尚需時日。
雖然投影機市場已經較為成熟,產品也覆蓋了從高端到低端的各個檔次,但是白熱化的競爭使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的同時,讓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產生了質疑。更多的消費者也希望投影機產品能夠在易用性上有所改進。隨著投影機產品技術的發展,許多家庭客戶在選擇投影機時,不單單關注性能參數,外觀設計、耗材成本、服務質量等因素都考慮在列。
與此同時,由于市場中品牌眾多,產品同質化現象也較為嚴重,為了在市場中贏得客戶的青睞,許多廠商也在服務上苦下內功。比如明基在針對行業用戶個性化需求而推出的差異化服務中,可以根據行業用戶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服務方案;NEC為了保證第一時間解決機器故障而推出的48小時服務計劃等等。我們相信,隨著廠商競爭力的不斷提升,用戶成為了這場圍繞品質和服務而展開的市場競爭中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