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之爭由來已久,如果從顯示方式來看,大屏顯示可以分為“平板電視 與 投影”兩個陣營的較量。盡管同樣是大屏幕顯示,但兩個陣營的顯示方式卻截然不同,這也就讓消費者在選擇上必須有所抉擇。而當我們看多了“超大屏幕”這樣的廣告詞,面對市場中無處不在的“家庭影院”宣傳口號,大屏是否真的需要?消費者到底該如何選擇?平板與投影誰更適合?
面對這一系列的疑問,本文通過平板與投影之間的競爭關系,對大屏市場進行分析,幫助消費者更好的選擇大屏產品。
大屏的迅速普及與激烈競爭是分不開的,從技術的競爭到品牌的競爭,從性能的競爭到價格的競爭,從標準的競爭到產品的競爭。激烈競爭帶來的最大好處,便是價格降低。從42寸液晶電視跌破萬元,投影機價格最低3999,這些都在透露出一個信號,大屏時代來臨了。再也不是以前“新三年 舊三年 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日子,上千塊的手機都能年年換,為什么不給家里添置一臺大屏幕電視/投影呢。
價格降低固然是好,不過低價是不是意味這低質呢?這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即合理的價格區間內,購買什么樣的產品。雖說從大體分類看,是平板和投影二選一。但兩個陣營間又各自派別林立,平板電視有液晶和等離子之分;投影又有LCD技術和DLP技術兩類。如果再算上各個品牌和不同產品線,那就真的是看萬花筒一般了~。為了幫助大家先理清思路,我們先來對號入座一下:
大屏顯示 | |||
平板 | 投影 | ||
液晶 | 等離子 | LCD投影 | DLP投影 |
液晶與等離子電視,統稱為平板電視。他們之間的成像方式截然不同,不過造型上都比較薄,故成為“平板電視”。LCD和DLP兩種投影技術可能大家聽的不是很多,對于他們的區分感可能也不是那么明顯,不過在實際成像方面還是有些差別的,這個我們在后面會一一探討。
現在我們大體可以把大屏顯示分為平板電視和投影兩個陣營,而每個陣營中有分為兩大幫派。當然也有SONY這樣的大企業,同時擁有液晶電視和投影機兩條線的產品,不過并不多見。想要了解大屏市場,就要了解這兩大陣營的四大幫派。當你清楚他們的優勢與劣勢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輕松的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