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品大量推出,價格也在不斷降低,但是,投影機的銷量卻始終未見大的增長。一向對價格、功能比較敏感的消費者為何唯獨對投影機不感冒呢?日前筆者走訪賣場,通過與賣場銷售人員的交流發現,不完善的售后服務依然是制約投影機銷售的重要因素。
盡管新品大量上市,產品功能及外形也都得到較大改善。但是據銷售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投影機市場的銷售依然不慍不火。在國內而言,直到金融風暴開始,國內的中小企業的增長速度一直是令人驚喜的,而隨之潛在的商務市場的擴大也是眾多廠商看好商務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現在很多廠商雖然關注投影機產品,但并未形成實際的購買行動,正是說明產品還是缺乏競爭力。而業內專家尤其指出,缺少服務的投影機產品是一個不完整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是很難吸引消費者的。也正如此,雖然廠商一直在推出新的投影機產品,并施行各種方式的促銷,但整個市場還并未擴大,廠商依然還是在原來的圈子里競爭。
舉個很明顯的例子,同樣在上半年遭遇困境,但在今年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彩電一戰扭轉頹勢,并實現了同比增長,而投影機卻依然還在原地踏步,而一些了解投影機產品的消費者還是寧愿選擇平板電視,原因就在于“使用前還需要對產品進行調校與安裝,但是現在企業的售后服務還跟不上,不能實現為每位用戶都上門調試”。
不能安裝,何談購買……即便商務投影機使用相對容易,但中小企業中依然多數人對投影機產品并不了解,買了不會用導致弄巧成拙,反而可能會在客戶面前出丑,這樣的冒險顯然是不必要的。而由于很多人不愿學習那一點點的基礎知識,很容易造成投影機的故障,用戶會對產品形成排斥,而服務跟不上則直接會導致用戶放棄產品。
由此可見,產品買不出去還是產品存在問題,無論是軟性的還是硬性的,而僅靠提升產品性能并不能打破人們對投影機的排斥感。而正是有了實地的第一手資料,渠道將信息反饋到廠商,才有了東芝“金秋歡樂頌”這樣的針對產品升級服務的活動,而這也正是意識到差異化的產品也不能單方面解決市場問題的最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