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齊齊哈爾訥河市,12月8日,室外寒風凜冽,室內暖意融融。在訥河市召開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會上,377家專業合作社社長正在觀看用大屏幕投影機演示的,由訥河市農業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張洪仁主講的,大豆、玉米、水稻、甜菜等病蟲害防治技術。看著臺上投影的大屏幕,聽著農藝師的詳細講解,坐在臺下的與會人員沒有一個說話嘮嗑的,沒有接聽手機的,沒有隨意走動的,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會議之中。
12月5日上午,漯河市舞陽縣孟寨鎮全國第一家鄉鎮級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該中心由漯河市信息化辦公室引進、微軟公司2008年9月捐建,擁有電腦、投影機等一批高端設備,建有信息化管理與控制中樞和多功能培訓教室,主要面向廣大農民以及各類經濟組織、實體等,提供涉農政策法規、種植養殖技術、供求交易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和培訓,是該市推進現代新農村建設、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舉措。
4月25日,以銷售農資產品和推廣農業實用技術為主的河北鹿泉市聯民土地托管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建立了董事會和理事會,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經過培訓成立了技術科普宣傳服務隊、專業化防治隊、農政服務隊,統一了各村服務站門面裝飾。目前該合作社今已覆蓋8個鄉鎮的37個村,管理13200戶農戶的43000多畝耕地。河北鹿泉市聯民土地托管專業合作社能夠如此迅速壯大離不開“投影機的幫助”。在合作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梁偉回憶道,合作社成立后的一個多月,“幾乎每個晚上,我們都要帶上自購的投影設備走村串鄉,在周邊16個村子舉辦了四五十場講座,向農民講合作社的運作模式,講科學種田知識!
談到新農村建設就必須談農村文化建設,更必須談農業技術現代化建設。而這些領域恰恰是投影機可以,而且必須大規模發揮作用的地方,更是農村“改革變樣”的工作重點所在。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進一步加快并做好農村農業體制則深入改革,不僅對于農村發展、農業繁榮、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更對大量農民工回鄉的背景下的社會安定團結、經濟持續穩健具有深刻意義。
不要把農民工回鄉當成簡單的負擔,也不要把包經濟增長當成簡單的工作任務,從深度出發、從實處著眼,加強、加快、做好金融危機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規劃,必須強調學習的中心地位。培訓農民、培訓農民工、業培訓農業,農村干部,為農村經濟深化改革創造基本的土壤。充分利用農民工回鄉帶來的先進觀念、發揮農民工的學習和改革主體作用,并適時引進高級人才是目前的農村和農業工作的一個嶄新起點。
而作為這些工作的核心,建設現代化的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中心,普及投影機、電腦、網絡等基礎設備必然具有著更積極的作用。在這個經濟冬天,投影機等現代化教育和信息技術產品也許能成為一把別樣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