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之所以退出HD DVD并不是藍光陣營有多強大,而是由于相關廠商支持者紛紛倒戈造成的。1月4日華納兄弟宣布不再支持HDDVD,獨立支持BD;百思買、沃爾瑪相繼宣布將不再零售HD DVD碟機都是東芝退出這塊市場的主要原因。HD DVD和藍光DVD其實只是高清晰視頻的載體,所以無論何種格式勝利,高清晰視頻編碼格式不會因為其載體改變而更改。藍光DVD之所以能夠戰勝HD DVD在根本上還是因為其在畫質,音質,容量,升級擴展性都超HD DVD。藍光格式的誕生,是由索尼和松下電器兩家擁有大量光盤專利技術的廠商進行聯手的產物。盡管兩家公司進行了聯手,但在青紫激光二極管LD開發上,兩家公司是各自獨立的進行著開發,研究,在2001年,索尼最先完成達到上市的技術階段,并最先開始了實用化的進程,到今天藍光已經最終占領市場最高點。
其實筆者對國內何時能夠普及高清晰電影更加關心。藍光DVD在國內因為版權專利費等原因售價不會太低,雖然盜版碟片價格便宜,不過近兩年國內版權保護力度越來越大,盜版光盤或許某一天會消失。這樣一來,國內碟機市場會朝著一個良性方向發展,最終和國際市場接軌。不過,千萬不要忽視互聯網的巨大影響。目前受國內帶寬限制,往往從網上下載一部容量為24GB的1080P格式高清晰電影需要數天時間,而IPV6下一代互聯網標準大規模應用以后帶寬將比現在翻數番,P2P軟件會繼續發揮作用讓廣大互聯網用戶免費下載到各種高清晰視頻資源,有用戶干脆在相關論壇中留言表示,無論哪種格式勝利對自己來說意義不大,因為網上各種高清晰視頻都能下載到,無需藍光DVD播放機。
這些P2P、P2SP軟件是國內網絡盜版源頭
雖然藍光播放機在國內已經上市,不過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條原因使得國內用戶的高清晰之旅還要走很長:
1.專利費、版權費等相關成本造成的藍光DVD播放機及碟片售價過高;
2.中國自主知識產權CH-DVD普及仍需很長時間,同時還要抵御藍光DVD的沖擊;
3.國內網絡帶寬有限造成從互聯網下載相關視頻資源時間過長;
4.中國國內高清晰格式顯示設備如大屏幕平板電視、高分辨率家用投影設備、高分辨率大屏幕電腦顯示器等售價依舊過高,普通用戶對其價格相當敏感。
在中國,CH-DVD被政府所支持(圖片來自互聯網)
綜上所述,高清晰視頻在中國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而藍光DVD在中國國內開始銷售還必需面對來自盜版商、全球最能控制成本的中國碟機廠商(中國碟機廠商會優先生產CH-DVD然后才是藍光DVD)、中國政府所支持的CH-DVD(這一格式由HD-DVD改進而來)、高清晰數字信號電影頻道、互聯網P2P軟件日益普及、網絡在線高清晰電影等方面的重重沖擊。可以說,每一個都是藍光DVD前面的攔路虎,所以藍光DVD的中國之役將會異常艱巨。不過,有競爭才有活力,筆者非常樂意看到未來的某一天藍光DVD賣的像國內的DVD一樣便宜,而碟片像芝麻開門系列軟件一樣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