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的BD+系統
藍光之所以贏得對HD DVD的絕對勝利,很大程度是上因為好萊塢片商的態度左右了局勢的發展,而決定了好萊塢態度的原因則是藍光的BD+版權保護系統。好萊塢不怕編劇鬧罷工,不怕明星漫天要價,就怕盜版無處不在。號稱需要破解十年的BD+系統的出現,令好萊塢喜出望外,那時的BD+儼然就是好萊塢金庫的保險箱。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號稱金剛不壞的BD+系統很快就被黑客給破解了。你可以把破解行為看成是高明的鎖匠之間在切磋技術,交流業務,就是別把它上綱上線到安全問題、道德人品問題,鎖造出來就是給人開的,至于用哪種方法,各有高明不同而已,有人習慣溫柔,有人就是崇尚暴力。
直觀的看來,BD+的破解所帶來的影響就是盜版市場上的藍光影片從此和好萊塢同步。也不知道這是喜還是憂,屁股決定大腦,就看你的屁股下榻在哪張板凳上了。
如果你是影迷,ok,不消多說了,大伙心里都明白下面會順理成章地發生些什么——關燈,拉窗簾,別想歪了,下面一個步驟是開影碟機,從此藍光市場興旺可待。盜版會讓更多的人來體驗藍光,這個道理很淺顯。
如果你是好萊塢片商,看著當初抱以厚望的固若金湯的安全措施瞬間被破解,此時的你肯定在抽自己的嘴巴子,后悔當初干嗎投票給藍光,HD DVD的成本小,普及起來速度更快,照現在這個樣子,投給誰不是投呢。
如果你是索尼。還真不知道此時是該笑還是哭,笑的是用的人多了,哭的是用的人都沒付錢。就像花錢布置會場,吸引了一群美女來開party,結果臨了一個美女沒把住;艘淮蟀巡杷X,結果只是肥肥眼。此情此景,索尼能說什么,是不是會說:很苦很郁悶?
索尼確實有理由很郁悶。當初請來BD+,以為它是個能征善戰的守護神,的確也是守護神,兇神惡煞,臉上都紋著字的,只是缺胳膊少腿,戰斗力趨近于零。
可以預見的是,索尼在它的藍光征程中,如果不把加密問題解決好,恐怕未來的藍光真的得成不求回報,只談奉獻的雷鋒叔叔了,除非索尼有能力去和盜版商談談分成事宜。
孕育比特的P2P
前段時間,中國電信的總工程師說日本在通信技術標準上基本失敗了。言下之意很明顯,咱們的通信技術標準成功了。
可惜的是,我絲毫沒看出咱們成功在哪。標準的意義得表現在實際層面上。 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供的數據顯示, 日本 互聯網的 廣告平均下載速度為93.7Mbps , 比美國快十倍 。咱們網絡的下載速度是多少呢,我不告訴你。反正看完了日本的那個數據后,我就想拿剪刀把網線給剪了。這件事告訴我,千萬不要人比人,那是真會氣死人的,盡管我還是挑了個軟柿子,在和一個通信技術標準基本失敗的國家在比。
注意,這段話不是特意說你聽的,而是說給索尼聽的,意思就是安慰索尼:在你的老家日本或者美國等國家,藍光的最大對手確實是P2P,連盜版藍光都不是P2P的對手,遑論正版藍光。但是在中國,別怕,就咱兒這個龜速網絡,藍光在短時期內是絕不會有被網線KO的危險,您老就放120個心,絕對不會。
微軟搞live,完全是基于對高速率的網絡的信任,在每秒數十兆,近百兆的速率下,任何大容量的光盤都顯得弱不經風,P2P一個50G的藍光所需要的時間也就相當于沖涼的過程而已。從這點看來,如果藍光普及的過程中再有閃失,怕就是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當人們已經不需要依靠光盤來傳遞數據,互聯網就可以將其解決的時候,誰還會帶個笨拙累贅的光驅到處跑?另據我所知,海爾電腦已經在籌備推出一款標以藍光,但卻擁有強大在線功能的電腦器材。我想說的是,讓龐大的光盤數據在互聯網上飛奔真的是眾人看好且不可逆轉的未來趨勢,盡管我們國家目前的網速讓人黯然神傷。
事實上,當我們已經開始用在線word寫字的時候,就應該能意識到,沒有光驅的明天并非遙不可及,一切光盤的未來必將是老無所依。而當這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再回過頭去想想藍光、HD DVD的次世代高清格式大戰的慘烈情景,或許會打心眼里認為:這根本就是兩個和尚在搶一把梳子嘛,搶來了又如何,你又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