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一:畫面尺寸
視觀看者與屏幕距離而定
首先,要確定的因素就是畫面尺寸和安裝距離。畫面尺寸并非越大越好,太大會使人產生疲勞感,而太小無法產生相應的沖擊和震撼,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理想的觀看距離是畫面對角線尺寸的2.5到3倍,也就是說觀看者與屏幕的距離,基本決定了需要的理想畫面尺寸。在確定了該畫面尺寸后,也就決定了該投影機的安裝距離,由于目前大多數的家庭影院投影機都有光學變焦功能,所以安裝距離就有一個范圍,在此范圍內都可以投射出該尺寸的畫面,否則就無法得到需要的畫面。
關鍵詞二:亮度
亮度高損傷視力
其次,要根據室內的日常光線選擇適合亮度的產品。亮度是購買投影機重要的指標之一。現在,投影機價格越來越低,亮度越來越高,1000-2000流明的產品可以說多如牛毛。但是,在家中看投影時,是否也需要那么高的亮度呢?高亮度的投影畫面,如果長時間看,會損傷視力。一般家用空間小,流明度要求也較小,而企業一般需要白天用投影看資料,對流明度要求也更高。事實上,在背景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我們的消費者在購買家用投影機時千萬不要以流明高低來做唯一的標準。一般來說800流明的投影機就已經能滿足需要。而商用一般選擇2000以上的。如果不在白天,或者燈火通明時在家大放投影,那么800-1000流明的產品足夠,即便背景光線稍亮,1200流明的產品也足夠。
因為生產商和經銷商在流明(亮度)上標準往往不一致,而投影機一般是以亮度來定價格,所以消費者一定要親自試用、比較不同機型。例如松下流明2000的機型比NEC3000的機型的實際流明度(亮度)還要略高一些,但是售價相近,都在1.1萬元左右。
關鍵詞三:分辨率
720P(1280×720)為主流分辨率
最后,就是分辨率了。家庭影院投影機都有一個物理分辨率指標,它是由投影核心部件的分辨率決定,分辨率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圖像的清晰度和精細程度,也決定了投影機最適合的顯示圖像類型。目前市場上有480P、720P、1080P三種檔次產品。480P為入門級,1080P價格較高,目前一般用不上。伴隨著高清時代的來臨,720P(物理分辨率為1280×720)已經成為家庭影院投影機的主流分辨率,適合多數消費者。除了上述的亮度、分辨率指標外,對比度(應在10000以上)、反差、色彩、信號源、信號處理都會影響顯示效果,所以使用技術、指標完全相同的兩款產品有時投影效果差異會很大,同樣,同一款產品顯示高清內容與標清內容時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此外,業內人士提醒,顯示燈源也很重要,顯示燈源越大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