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戶對基于IP的增值服務的需求達到一定程度,在地方模轉數基本完成的“后”圈地時代,機卡分離是最終的方向,同時,也能夠擴大增值業務的增長空間。
目前,機頂盒市場的規模與用戶的需求并沒有達到對稱。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能向用戶提供相對“豐富”的增值業務。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的原因并非是缺乏技術,而是各種技術不能付諸實施。 當然,政策和市場因素也在制約相應增值業務產業的發展,政策的不明朗讓運營商和機頂盒廠家都不敢放開手腳,而經濟成本上的壓力則讓他們忙于“圈地”,沒有足夠的“精力”開發相關業務。
“圈地”:基本型機頂盒是主流 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機頂盒主要有基礎型、增強型和高級型三類機頂盒。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其中,基礎型機頂盒的市場占有率約在88%左右。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松強分析指出,地方市場的整體模數轉換主要處于“圈地”的狀態,用戶新裝的機頂盒基本上是網絡運營商賤賣或者直接贈送,因此網絡運營商的資金壓力非常大。從而,導致市場主流的機頂盒都是基礎型的。 在網絡運營商急于圈地的心態下,機頂盒被急急忙忙地推廣給了用戶,但網絡運營商和產業鏈的其他主體并沒有思考機頂盒推下去之后其能夠提供給用戶那些服務,機頂盒的推廣就陷入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因為在機頂盒已經形成基礎型占主流后,在其上加載增值服務時就會遇到很多現實問題:一方面,基礎型機頂盒的功能無法達到目標,另一方面,即便功能上能夠做到,但業務開發者不一定能提供與機頂盒相配套的相關服務。 楊松強表示,目前,網絡運營商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做模數整體轉換,而是模數整體轉換后如何提供增值服務。 機卡分離是方向 在用戶的眼中,無論是IPTV還是數字電視最有吸引力之處就在于“互動性”和“按需觀看”,徹底地改變了傳統電視單向傳播的特點。
但基于機頂盒的數字電視現在支持直播電視、時移電視(即對直播電視的快進、暫停和快退的功能)以及基于IP網絡的視頻點播業務,僅僅滿足“按需觀看”,由于內容的缺失,“互動性”絲毫沒有體現。因此,在內容缺乏的情況下,多數消費者認為,花上千元買機頂盒,看到卻是同樣的節目,多的只是接收頻道,非常不值得。 根據這一情況,陜西省廣電網絡西安分公司岳東科指出了解決方向,他告訴記者,“機卡分離是解決機頂盒市場化的方式。”
但機卡分離的機頂盒離我們還有多遠?楊松強指出,在用戶對基于IP的增值服務的需求達到一定程度,在地方模轉數基本完成的“后”圈地時代,機卡一體的機頂盒將慢慢退出市場,機卡分離是最終的方向。目前,我國已經至少有25個城市完成了整體的轉換,且我國也將在2008年奧運期間再向6個奧運城市提供數字電視直播,因此這六個城市將成為今年的機頂盒的普及重點。另一方面,北京這個奧運城市還沒有大規模的開始機頂盒的安裝。楊松強認為,考慮到奧運電視直播的緊迫性,北京在2007年底之前實現機頂盒的普及安裝是必然的,考慮到北京的市場消費水平,也許將直接使用機卡分離的機頂盒。
無限增值業務市場 對廠商而言,如果僅僅提供機頂盒產品,產品出售后就沒有后續收入,因此,增值服務是其終極目標,畢竟,沒有增值服務就沒有更多的利益。 楊松強表示,雖然很多廠商都明白增值業務對機頂盒產業的發展很重要,增值業務將是一個無限的市場。但目前基于機頂盒的增值業務內容開發商和服務提供商非常少,僅有五、六個網絡服務提供者。其主要原因在于,基于機頂盒的增值業務的收費模式、商用模式還沒有成熟,服務相應地也沒有到位。 當然,這也是一個相互拖累的過程。一方面,由于基礎型的機頂盒不能加載相當的增值業務,因此制約了增值業務的發展,同時也制約了其商用的瓶頸。另一方面,由于增值業務產業發展不能形成規模,機頂盒廠商就沒有動力開發增強型的產品。從這個角度而言,增值業務的發展將帶動機頂盒的更新換代,形成更廣闊的市場。 海信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劉宏海就指出,機頂盒市場增值空間非常巨大,機頂盒將成為家庭媒體中心。當然,這取決于網絡運營商的推廣、商用程度,需要運營商和廠商的共同合作。 未來離我們越來越近,數字電視也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圍繞著機頂盒的話題也將越來越多。 專家觀點:賽迪顧問消費電子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松強
網絡運營商的資金壓力非常大,從而導致市場主流的機頂盒都是基礎型的。 在地方模轉數基本完成的“后”圈地時代,機卡一體的機頂盒將慢慢退出市場,機卡分離是最終的方向。 目前,網絡運營商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做模數整體轉換,而是模數整體轉換后如何提供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