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墻的下水道管道也包起來,下部延伸成幕的墻面。由于室內寬度只得2.84米,去掉兩側吸收擴散層后充其量只剩下2.7米,如果安裝一張常規100寸16:9的投影幕之后,幕與側墻的寬度只剩下20CM左右,擺放一只小型音箱都不容易,何況主人家不希望使用小型音箱呢。這種情況下,透聲幕是不二的選擇。使用透聲幕的最大好處不僅是可以從容不迫地安排三只較大尺寸的LCR音箱,而且可以嚴格按照THX的規范擺法,將LCR音箱排列成同一水平線上,不但令聲畫結像力高度合一,而且揚聲器的水平發散角更理想,形成的音場更加寬闊準確。
但使用透聲幕的不便之處是幕后需要一個較大的間隙來放置音箱,而這個房間的長度只有3.8米不到,占用太多的長度都有可能影響到投影機投距和最佳觀賞距離。感謝科技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性,這款帶THX ULTRA 認證的入墻式喇叭亞特蘭大 IWTS-20 LCR安裝深度僅10CM不到,這意味著喇叭前面加裝透聲幕之后,SHARP Z3100在這個房間內仍然能投出100寸以上的大畫面。
工人師傅在忘我工作。
前隔板內填充吸音面的作用并不是吸音,而是起到抑制大面積板材諧振的作用。一向比較反對視聽室內使用薄石膏板,這種建材雖然價格低、施工易,但最可惡的地方是它會很貪婪地吸收低頻能量,令低音炮的功率化為烏有,而且它的吸收量非常不好控制,因此別指望它能代替低頻陷阱去吸收多余的駐波能量。雙層夾板交錯疊加的封裝方法是值得信賴的,房間內吸收擴散的過程以前曾介紹過,這里不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