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組建家庭影院的最大消費就在于音響系統了,因為他們都普遍認為,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既然是作為家庭影院系統中最燒錢的一塊,那么其肯定得到的關注是最多的。然而,當廣大玩家對音響產品的追求在市場的誘導和消費欲望下迅速升溫,許多人開始盲目的追求西方人的習慣,消費所謂的Hi-Fi音響,市場突然涌現出了眾多專業的發燒友和初級玩家,拋開專業級的發燒友不說,因為畢竟這些專業玩家已經能夠把音響系統玩轉與股掌之間了。然而,為了這些初級玩家不至于被這些專業級的玩家“毒害”過深,以至于“傾家蕩產”,所以我們還得嘮嘮這音響系統到底如何理性選的問題。
音響系統的選擇要視您的經濟情況和家居環境來定
可能廣大初級玩家除了價格問題外,最關心的就是5.1聲道和7.1聲道的系統到底選哪個,以及是否7.1聲道的系統就一定比5.1聲道的好?其實關于這兩個問題,編輯要告訴您的還是要視您的影音環境而定。總的來說5.1聲道和7.1聲道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別看多出了2個聲道的音箱設置,其實還是5.1聲道的信息量。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另外兩個聲道是從后環繞聲道衍生出來的,也就是說是模擬的。所以來說,如果您組建家庭影院的空間較小,或者說影院中的“皇帝位”比較靠近后墻的話,那建議您搭配5.1的系統。而如果空間較大的話,則7.1系統會更好些,雖然總的信息量沒有變化,但音場的密度增大了,聲道之間的銜接更順暢了,會感覺更舒服一些。
對于新手來說 套裝音響系統也不失為一種理想之選
不過對于初級玩家來說,以及結合目前國內的居住環境,采用書架箱加低音炮的搭配或許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并不是說大型落地箱不好,只是在小空間中要玩好落地箱著實不容易,一來功放預算要增加很多,二來控制好多只落地箱的低頻也是新手難以勝任的。
而且對于初級玩家來說,要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不同風格的音箱。通常來說,美國品牌的箱子最火爆,能帶來最刺激的影院體驗,比較適合那些狂野系的玩家。而英國品牌的箱子延續了Hi-Fi音箱的特點,相對比較柔和,適合那些藝術派的玩家選用
家庭影院中樞神經:功放選擇的注意事項進入到了高清時代,家庭影院的整體性越來越重要,從而使得家庭影院再也不是過去的音響系統的代名詞了。而在信息時代的影院系統中,AV功放已經成為了媒體中心,因此在這個環節上,萬萬不可馬虎和遷就。
當然,對于初級玩家來說,可能并不能很清楚的認識到AV功放在整套影院系統中的重要性。其實,AV功放就好比汽車中的發動機,人類的心臟一樣,是整套系統中的力量之源。因為畢竟,如今的影院系統已經很少有搭配有源音箱的了。所以,如果沒有AV功放這臺“力量之源”的話,再好的音響系統也無法發揮其強大的功效。
入門玩家還是建議選擇合并式的功放設備
而對于AV功放的種類來說,具有合并式和前后級兩種,不過對于剛入門的朋友來說,無論您的經濟狀況如何,也還是建議您使用合并機。因為其使用起來簡單方便,并且效果也不錯。而對于專業級的玩家來說,前后級是最終的歸宿,因為影院效果要求控制力和瞬間動態,功放如果沒有余量那是萬萬不行的,所以資深玩家會使用前后級的玩法,從而達到大馬拉小車的狀態。一來會有更多的把玩樂趣,二來確實會有更強悍的效果,當然價格不是普通大眾能夠承受的。
“燒”到一定地步的音源設備搭配
在這里還要建議廣大的入門級玩家,把80Hz作為分頻點,因為這樣的話能夠有效的減輕功放的負擔,尤其是對于入門玩家選擇的一些入門級功放,由于其功率本身就不大,用其推動一些落地箱,效果通常都不會太好,會引起聲音失真。所以入門級功放以80Hz作為分頻點是最合適的設置。
不過,也有一些擁有自動設置功能,比較適合入門級玩家的功放其實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就像現在的AV功放都大多自帶麥克風,可實現自動設備,如喇叭數目、距離、分頻點和EQ修正等功能。對于新手,這種自動設備化繁未見,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然而,自動設置和自動EQ并不是萬能的,很多情況下反而會幫倒忙。如過去衰減低頻和高頻,壓制了動態輸出。因此對于有一定技巧之后的初學者來說,還要根據實際聽感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