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覽會上,國內外近300家企業匯聚一堂,競相展示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的重大成果。中視中科參展的65英寸激光電視和大屏幕激光數字電影放映機,以優越的色彩表現和卓越的環保節能效果備受關注。
據介紹,與目前主流的LCD顯示產品相比,激光顯示產品在制造過程中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也不需要使用汞等重金屬,因而更加節能、環保。以1000萬臺平板電視每天工作4小時計算,年耗電共計29億千瓦時,如果這些家庭采用更節能的激光電視,每年將節電20億千瓦時。
由于環保節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共同的使命,并日益成為企業制造能力競爭的重要手段,可以想見,激光顯示產品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畢勇介紹,激光顯示技術不僅可以進入現有的顯示產品市場,占據60英寸以上的電視、大屏幕投影、電影放映和拼接墻等大屏幕顯示領域,而且能夠創造出新型顯示產品市場,如激光微型投影(便攜式)、激光投影手機、激光三維立體顯示等。因此國際顯示業界預測,激光顯示將在未來占據整個顯示市場的半壁江山,具有每年50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前景。而在不考慮國際市場需求等因素的情況下,未來5年我國激光顯示產品市場規模可能達到每年400億人民幣以上。
這塊市場蛋糕無疑十分誘人。畢勇認為,現在實驗室的技術已經成熟,進入千家萬戶的關鍵問題是價格。低成本、大批量、高質量,將成為未來爭奪激光顯示市場的三個關鍵詞。
雖然我國已經在激光顯示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還面臨著諸多挑戰。我們的競爭對手均是實力強勁的跨國企業,他們投入巨大,技術研發和產業鏈整合的進展迅速;而目前國內家電及顯示產品制造企業在激光顯示領域的技術基礎比較薄弱,在產業化方面的參與程度較低,在相關產業鏈方面尚未形成緊密合作的聯盟,在融資渠道和投資力度上也與國外競爭對手存在巨大差距。
畢勇告訴記者,我國已設計好未來激光顯示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第一階段到2011年,從激光數字電影放映機等高端市場切入,建設和完善激光顯示產業鏈;第二階段到2013年,進入商用激光投影和高端家用投影等商用市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能力;第三階段到2015年,全面進入大眾消費品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打造國際領先的激光顯示產業。
在這一過程中,光電院將依托中視中科這個產業化平臺,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政策支持,同時充分發揮高端產品的市場示范和技術帶動作用,與國內相關的產、學、研創新單元緊密聯合,形成技術和產業聯盟,推動我國激光顯示技術的大規模產業化。
我國在激光材料、激光器件等方面有著良好的技術基礎,并具有世界最強的顯示產品整機集成制造能力,這些要素的有效集成,將使我國在新一輪顯示產業競爭中取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