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發展從專業化走向平民化,無論是商務人士還是學生一族,電腦已經不再遙不可及,它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正是這種普及化,使得近幾年的IT發展非常迅猛,人們從“能用”到“好用”到“專用”無疑都提出了不少的要求,無論是電腦還是電腦周邊的IT產物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是在選購方面,作為“小白”的入門級消費者或許還是會不知所措,選購音箱也是如此,今天,筆者就新舊支招,再次談及選購的幾大誤區,可千萬別再做冤大頭了!
在說誤區之前,我們首先來回顧下近幾年的音箱界發展。以前大多數的音箱用戶都會認為音箱作為音頻輸出設備,其最主要的功能無疑就是將各種電腦音效播放出來,而音質則是衡量一款音箱檔次高低,以及性能優劣的主要指標。這種傳統且延續了很久的思想左右著大部分電腦用戶挑選音箱的重心,那就是首選音箱的音質和播放效果。但是2010年音箱行業的特色:多媒體音箱逐步脫離桌面,達到體積小型化;現在又逐步脫離電腦,達到功能多樣化,無論是傳統的傳統的2.02.1音箱還是小體積的迷你音箱都有可能集成了U盤/SD卡直讀、FM調頻、鋰電池供電、無線操控等功能,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如此一來,如何選購“新型”音箱你懂嗎?
消費者誤區一:功能越多越好
近期火熱的音箱莫過于具備了多功能操作的,無論是2.1,2.0還是MINI的小音箱,只要你具備多樣功能一定能成為消費者所青睞的產品。而,目前市面上熱銷的音箱所具備的功能有:U盤直讀、SD卡直讀、雙重供電、三重供電、FM收音、無線操控、顯示屏幕、鬧鐘時鐘、歌詞顯示、斷電續播……等等,可謂是層出不窮。
其實音箱跟其他DIY配件和外設一樣,在國內是存在著十分殘酷的市場競爭,音箱廠商為了增加產品的賣點,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都會考慮在音箱上面增加一些額外的擴展功能。至于這些擴展功能,到底是實用還是雞肋呢?功能多,自然操作起來更加方便,而且使用戶能夠得到豐富的體驗環境,但是并不是,功能越多就越好。
現在在市面上,多功能音箱的異常火熱,引發了各大廠商追捧跟風趨勢,在不追求音質的前提下一味的滿足更多的功能兼容,而且售價便宜,在100元內能買到,100元到200元之間居多。但是對于一款音箱而言所增加的擴展功能,只是在其主要職責(播放聲音)的基礎上來達到更好的體驗,多功能的引入無疑會本末倒置,特別是一些山寨廠商出品而且價格過于便宜的音箱。
故而,切記不要一味追捧過多功能集于一身的便宜音箱,夠用就好。
消費誤區二:外觀越漂亮,價格越昂貴越好
很多人在購買多媒體音箱、家庭影院時都把音響是否美觀,外形是否大氣選在了第一位考慮的,然而要知道我們的家庭影院中的音箱是用來聽的而不是家具擺設。外觀只是音響的第一眼感覺,多少會影響到購買的情緒,但是,選購音響應該首選聲音,其次才是其他的元素,畢竟,音響的聲音好聽才能展示到它“美”的一面,帶給消費者“美”的享受。
還有一些入門級消費者,無論身家如何,總是會認為價格昂貴的音響一定是好的,殊不知,攢錢不容易,如何花錢花到刀刃上才是關鍵。其實,對于多媒體音箱以及家庭影院組合音響來說價格并不能決定一切,未必上萬的音響就比你的8000元影院系統強,這個都需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去購買。
如果是你是蝸居型的小型桌面,由于空間受限,音箱的體積是首要考慮的對象,故而小巧便攜的MINI音箱可以成為首選。而稍微寬松點的中型桌面,要想體驗更震撼的聲音,對于音箱的低頻要求比較高。但是傳統2.1體積是個問題,而且聲音容易失真;而普通的2.0,又因為低音單元口徑的限制、箱體體積的限制,導致要發出相對比較震撼的聲音,5寸以上的2.0是必須的選擇。如果是小房間搭配上萬元的落地箱,在使用效果上也許不如配備2.1音箱來得真實細膩。
故而,在購買音箱不要只是看外觀,選一款聲音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可以找熟悉的音樂測試音箱。而且,價格貴的不一定是好貨,消費者購買前要考慮自己的聽音環境、經濟承受能力以及聲音的風格,結合以上三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消費誤區三:我的音箱是木質的發音效果好
我們走進音響城或是電器城里時,總會有熱心的售貨員介紹某某音箱是原木做的值得一買。其實,選購音箱和選購家具是不一樣的。原木板有諧振的性質,音箱工作時原木本身會產生聲音,從而影響音箱的效果。不過,大部分木質音箱的音質的確是優于大部分塑料音箱。但是,簡單的將“木質音箱”同“好音箱”劃等號,則顯得太過于片面。
一款音箱選用什么樣的材料來制造,對其音質效果是起到很大的影響的。目前市場上音箱所用的材料主要分為塑料和木質兩種。塑料的價格便宜,所以使用該種材料制造的音箱價格也比較低廉。而木質的材料比較貴,尤其是原木的音箱相比塑料音箱價格就要高得多。因為相比起塑料音箱而言,木質音箱的密度高,強度大,回放效果好……
但是,刨花板是不太適合用來作音箱箱體材料的。由于質地松軟空隙較大,這類板材比較容易受潮發脹,特別是在南方比較容易潮濕的地方,這種情況尤其明顯。發脹后的箱體會產生變形,音質會受到影響。
所以,大家在購買音箱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買了“木質”音箱就萬事大吉了,先看看所用的木質材料是刨花板還是中密板。采用劣質的刨花板制造出來的音箱,其音質還比不上設計優秀的塑料音箱。但由于一般的音箱厚度都不會太大,加上外部一般都采用貼紋裝飾,因此掂量重量和通過目測都不太好分辨清楚.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不要購買太過廉價的雜牌木質音箱,選擇一些比較知名的大品牌產品品質會有較好的保障。
消費誤區四:音響大體積的比小的好
花同樣的錢買體積大的物品好還是體積小的物品好?人有個慣性,總會覺得大的東西之前,殊不知,小小的鉆石還比房子貴!通常情況下,喇叭單元的尺寸相同的時候,更大的箱體能夠提供更好的聲音回放表現,但這這也不是絕對的。大體積的箱體帶來的最直接好處是可以安裝更大的喇叭,大口徑揚聲器可以直接帶來低音表現的提升;加上箱體容積的增大也會改變揚聲器沖程運動帶來的箱體內外氣壓差的變化,因此大的箱體內容積可以讓低音變得更有彈性、更有量感,下潛自然也就更深。
但是,對于一定尺寸的揚聲器單元,一味的增大箱體,而不采用特殊的箱體內部結構,也是違背科學規律的。整體設計優秀的音箱,即使喇叭單元較小,即使音箱箱體也較小,但是同樣能夠會放出非常出色的聲音效果。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不要看音箱的大小,而是要看音箱的整體設計,包括箱體的材料、厚度、強度,電路的設計、功放IC、電容等等元器件的選擇,變壓器儲備功率的大小、揚聲器單元的選擇,這些方面都會對音箱最終的回放效果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簡簡單單說,買“大個頭”的音箱就等于買到了好音箱,顯然是不科學的。
誤區五:主音箱低音效果好可以替代低音炮
很多時候當我們預算不夠的情況下,銷售人員都會和我們說這款音響的主音箱效果很好,特別是低音效果好,完全可以由主音箱替代低音炮從而節省了開銷。這樣雖可節省開銷但從本質上是錯誤的,一般來說低音炮是負責家庭影院視聽中重低音聲音的發出工作,而普通主音箱低音喇叭主要負責視聽中低音的發出。重低音和低音還是有所區別的,兩者的頻率區間不同,自然不能混為一談。
消費誤區六:喇叭尺寸越大越好
在選購一款音箱時,售貨員可能會告訴你,該款音箱采用了幾英寸的喇叭尺寸,或許會誤導你大尺寸的喇叭比小尺寸的好。其實低音喇叭口徑大了,在聽感上低音顯然會更有力度,量感更多,下潛也很深,低音更富有沖擊力。畢竟小尺寸的音箱驅動功率不足,難以達到“震撼感”。但是在流行音樂和弦樂作品等等小編制的曲目,小口徑揚聲器是優勢。
而且,如果你的聽音房間面積比較小,那么大尺寸單元的優勢是體現不出來的。與其多花錢在“尺寸”上,不如選擇整體升級優秀,同是也與聽音環境相匹配的尺寸的音箱。喇叭尺寸的大小與聲音優劣的關系,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根據自己的聽音環境,選擇尺寸相當的喇叭單元,不用過分追求大尺寸的“震撼感”,小尺寸也能給你日常音樂的享受。
消費誤區七:2.0比2.1要好
事實上,2.0和2.1作為今天多媒體市場上的主流,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他們是為了滿足的是不同人群不同的聽音習慣和聽音質量而存在的,并沒有好壞之分!
事實上,不管在哪個價位,如果你喜歡看大片玩游戲,我們始終都推薦大家選擇2.1等X.1系統!因為它們獨立低音炮的確能夠很好的解決了低音“量”的問題;而這個被“突出”的低音,卻能恰好的烘托電影和游戲的氛圍,因此更受影音用戶的青睞。還有一點就是,因為大多數多媒體2.0音箱,低音單元實際上是中低音單元,也就是說,既負責中音也負責低音。因此,要想在2.0上體驗游戲和電影中的震撼效果,靠這只“不專”的低音單元,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相反,不管在哪個價位,如果你是用來欣賞純音樂,那么不用考慮,2.0是你首選的對象!理由很簡單,2.0不會過分的突出低音,也不會可以突出其它頻段。高中低三段平衡的聲音,是欣賞純音樂的必要條件!而這方面,恰恰又是2.1為首的X.1系統的短板!
消費誤區八:功率越大越好
功率這個參數,其實是衡量一個多媒體音箱性能的基本參數,只是由于廠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產品的說明上,功率變成了一個沒有什么意義的參數。很多廠商處“希望”把自己的產品功率標大的心理,真正2000瓦的功放+音箱所發出的聲音,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區里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你的音樂聲。哪怕是不摻水分,“僅僅”300瓦的音箱,也足以吵的整棟大廈不得安寧,難道是一個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夠做到如此地步?所以說,買音箱千萬不能只看廠商給出的功率大小,而是要多聽多辨,考驗音箱的實際表現!如果你聽音面積還不到15平方,建議選擇30W左右的音箱足矣。
總結:
在選購產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要初步了解所購買產品的特性,不要盲目的跟風,不要盲目的覺得貴的就是好的,物有所值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商家誤導還是消費者自身存在認識的誤區,這些都會使得選購音箱時容易花冤枉錢或者買到不合心意的產品。因此,以上簡單歸納的8個誤區,希望能夠給小白級音箱入門用戶指引明確的方向,使得購買變得更加順暢,變得更加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