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藍光
1.藍光的定義
藍光作為一種新型的影音播放技術已經成型多年,但是目前在國內對于藍光人們的普及遠沒有達到國外一些國家的認知水平。藍光(Blu-ray)或稱藍光盤(Blu-ray 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405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并因此而得名。而傳統DVD需要光頭發出紅色激光(波長為650nm)來讀取或寫入數據,通常來說波長越短的激光,能夠在單位面積上記錄或讀取更多的信息。
2. 藍光的主要特點
目前市場上的藍光光盤已經達到了大約50GB的數據存儲容量,理論上已經是六倍于DVD的強大存儲能力和對業界最先進編解碼技術的支持,使得藍光光盤不僅完全支持1920x1080p的高清畫質與7.1聲道的出色音質,尤其適合于高清電影的發行,這在DVD單層的光盤上根本難以實現大容量的視頻存儲,而且可呈現更多電影花絮和實現更多交互功能。因此,藍光極大地提高了光盤的存儲容量,對于光存儲產品來說,藍光提供了一個跳躍式發展的機會。目前更多層更大容量藍光光盤已經開始應用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這不僅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下載的高清視頻的儲存,也已經完全可以支持目前各種游戲或者應用等在藍光上面得到發揮,也可以這么說,目前的藍光儲存技術已經走到了目前各種對于高質量大容量要求的前面。
3.藍光與DVD的比較
藍光光盤是一種高清格式而傳統DVD是一種標清格式。高清影像可包含高于標清影像六倍的圖象資料, 而藍光光盤采用更高分辨率的藍色激光去讀取藍光格式光盤上的數據。以前流行的DVD技術采用波長為 650nm 的紅色激光和數字光圈為0.6的聚焦鏡頭,盤片厚度為 0.6mm。而藍光技術采用波長為 405nm 的藍紫色激光,通過廣角鏡頭上比率為0.85的數字光圈,成功地將聚焦的光點尺寸縮得極小程度。此外,藍光的盤片結構中采用了 0.1mm 厚的光學透明保護層,以減少盤片在轉動過程中由于傾斜而造成的讀寫失常,這使得盤片數據的讀取更加容易,并為極大地提高存儲密度提供了可能。這樣也使得藍光光盤更加的耐用,也更加的保護了數據。
藍光盤片的軌道間距減小至 0.32μm,僅僅是當前紅光DVD盤片的一半,而其記錄單元——凹槽(或化學物質相變單元)的最小直徑是 0.14μm,也遠比紅光DVD盤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藍光單面單層盤片的存儲容量被定義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當前紅光DVD單面單層盤片容量(4.7GB)的近6倍,這足以存儲超過2小時播放時間的高清晰度數字視頻內容,或超過13小時播放時間的標準電視節目(VHS制式圖像質量,3.8MB/s)。這僅僅是單面單層實現的容量,就像傳統的紅光DVD盤片一樣,藍光同樣還可以做成單面雙層、雙面雙層。目前BDXL最終標準已經發布,四層以及更多層的光盤已經開始出現在了我們的日常的應用中,多層光盤的出現更加對高清視頻的存儲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支持。
藍光格式已經取得眾多主要的娛樂提供商、消費電子產品和個人電腦廠商的廣泛支持。最終, 不僅僅是在影音畫質和高級互動功能方面,藍光現已經廣泛應用到電影、游戲、音樂等多個方面,帶來全方位升級的電影、游戲和音樂的試聽體驗。
但是藍光的播放器也并沒有放棄兼容上一代的DVD。藍光播放器可以播放DVD,并可播放大部分CD, 所以選擇了藍光格式并不代表你需要替換你手頭的DVD珍藏。 可是, 由于DVD播放機是使用紅色激光去讀取數據而藍光光盤是用藍色激光存儲數據的,你的DVD播放機上將不能播放藍光光盤。
藍光協會的作用
Blu-ray Disc Association(藍光光盤協會)致力于制定及推廣藍光光盤格式。目前由超過180家業界知名企業組成,共有19家董事會成員,包括:蘋果電腦,戴爾電腦,惠普,日立,LG,三菱,松下,先鋒,飛利浦,三星,夏普,索尼,SUN Micro,TDK,湯姆遜,二十世紀福克斯,迪斯尼,華納兄弟,Intel。
自從2002年2月,索尼、飛利浦、松下等九家核心公司向全世界共同發布下一代DVD光盤格式標準——藍光標準,到2004年Blu-ray Disc Association(BDA)的成立,再到目前的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了180家以上的會員,藍光光盤協會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光盤格式標準制定與推廣者,和全球下一代DVD標準的唯一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