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布局示意圖(點擊圖片放大)
1、 5.1后環繞最佳角度是100-110度之間。
2、 7.1側環繞最佳角度是90-100度之間,后環繞是135-150度之間。
無論是在哪里組建家庭影院我們都會遇到是設置5.1還是7.1系統這個難題。通過杜比提供的5.1和7.1規劃圖,看到前面三只音箱的擺位一致,差異在環繞音箱上面,如果空間足夠,當然是7.1能獲取最好的包圍感。目前組建家庭影院通常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在客廳,第二種在專用視聽室。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如何在客廳和專用視聽室組建家庭影院。
客廳影院
限于我國的居住環境,絕大多數的朋友都會把客廳作為第一選擇。這樣做的好處是客廳的面積是最大的,有充沛的視聽空間,并且也利于和家人分享,符合國人一直以來的習慣。缺點是器材擺放有限制,器材通常擺放在客廳的長邊,容易出現左右聲場不對稱等問題。因此怎樣合理利用客廳就顯得至關重要。
客廳影院
1、投影大屏幕系統盡量使用短邊。
現在的新樓盤,通常把客廳和飯廳連在一起,器材擺放在長邊,人貼著墻邊坐,這是最常規的做法。優點是設置簡單,特別適合采用平板電視作為顯示終端。對于打算采用投影機的朋友,可能會出現投距不足的問題,此外對于音響效果而言,貼著后墻坐,左右兩個環繞喇叭擺放受限制,并且左右聲場也容易出現偏
差,最糟糕的是容易出現低頻駐波。
因此,有的朋友會利用短邊來設置家庭影院,把音箱和投影幕放在短邊,人坐在客廳和飯廳中間,這樣有足夠的距離欣賞大畫面,又有充足的空間給側環繞和后環繞呼吸,低頻的效果也相對較佳。這種設置能得到最佳的影音效果,不過在設置上比較麻煩,需要大家多動腦筋。
也有部分朋友,會在長邊設置平板電視,方便觀看電視節目,然后利用短邊設置大屏幕家庭影院,實現一箭雙雕。
2、遮光的重要性。
無論是主動發光的平板電視還是被動受光的投影系統,遮光都是必備的。雖然平板電視具有很高的亮度輸出,但適當的遮光還是必須的,尤其當平板電視離窗口比較近,屏幕出現窗口的倒影時,就算電視再亮也會受到影響的。對于投影系統,遮光就必不可少了,遮光越充分,越能發揮投影機的性能。
投影機除了遮光外,還要考慮屏幕周圍的淺色天花、墻壁和地板也有可能產生反光,這些第一反射點能明顯的干擾屏幕,引起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下降。解決的辦法是在這些第一反射點使用深顏色的油漆或掛裝飾品,如在地板鋪設深顏色的地毯,也是有效的辦法。
3、主音箱和中置音箱別貼墻。
如果空間許可,請盡量把主音箱和中置音箱離開后墻和側墻擺放。 因為后墻和側墻會產生二次反射,對低頻影響最明顯,容易出現低頻渾濁,缺乏彈性和層次。
4、距離讓環繞音箱產生美。
靠后墻坐的朋友,最好使用5.1系統,把環繞音箱設置在沙發兩側,高度比人耳高約60厘米,這樣能制造更好的環繞效果。千萬不要在沒空間和距離的情況下,在頭頂設置6.1或7.1系統,這樣會帶來明顯的“音箱效應”,能清楚的聽到環繞音箱的存在,而不是音箱消失的聲場。
5、靈活擺放低音炮。
低音炮發出的低頻方向性比較差,設置正確后,能很好的融入整個系統當中,即“消失”。但對于新手要玩好低音炮非常困難,主要是低頻非常容易產生駐波,處理不好會適得其反,低頻亂哄哄的。簡易的辦法是把低音炮放在“皇帝位”,然后放上一段有明顯低頻的音樂,在視聽室不同的地方走動,看哪個位置低頻聽起來最清晰,那個點就是比較好的炮位了。
客廳影院的典型案例,利用短邊設置投影和音箱系統,長邊放置平板電視。
(2009年1-2月《數碼家居》家訪,Michael&Angela)
6、盡量減少玻璃家具。
玻璃容易出現倒影也不利于聲音擴散,所以請盡量減少玻璃家具,茶幾使用木制品最好。視聽區域的玻璃窗也要加固或增加厚度,這樣能減少諧振又提升隔音效果,而為這些玻璃窗定做厚實的窗簾能減少高頻反射。
7、視聽空間偏軟比偏硬好。
在沒有經過聲學處理的空間,通常混響時間過長,高頻比較刺耳。我們可以采用木地板,添置皮或布藝沙發,在墻掛紡織類的裝飾品等,降低中高頻的二次反射。
8、巧布線。
對于投影機系統,目前一根HDMI線就可解決所有問題。但經驗告訴我們,最好不要把線布死,哪天新接口出來,或者HDMI線壞了,你就要更換線材,所以最好和設計師或裝修師傅商量,看有沒有美觀的辦法設置明線。對于環繞線也可以采取這
種思路,在美觀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明線的好處一定更多。
9、視聽器材用電要獨立。
高品質的影音器材對電源都很敏感,因此影音器材要單獨拉一組線,不能和其他生活用電共用。如果實在無法拉專線,也要避開洗衣機、空調、電飯鍋等大功率設備。
專用視聽室
對于具備獨立專用視聽室的朋友,無疑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擁有了最重要的器材——房間。無論是ISF還是THX,都強調環境的重要性,沒有好的視聽環境,再好的周邊器材也會大打折扣。
專用視聽室
1、黑色最理想。
如果是100%的純視聽室,全黑色能帶來最佳的畫質。這下你就不必擔心天花地板和側墻對投影幕的干擾,也不用擔心外來光線的干擾,并且全黑的環境也讓人更容易投入到畫面和音效當中。如果覺得黑色太壓抑,可使用灰色等顏色比較深的顏色,盡量減少光線的二次反射。
專用視聽室也不一定只用全黑色。
(2008年1月《數碼家居》家訪,Ben)
2、盡量把器材設置在旁邊。
數碼功放、藍光播放機、CD等器材在全黑的環境下會發出討厭的燈光,影響視線,把器材架設置在側面或后面能有效的避免此問題。
3、聲學處理必不可少。
只要房間全黑,就會有好畫質。而要好聲,聲學處理必不可少。由于聲學處理的復雜性,一般的裝修公司都無法勝任,因此聘請具備專業資格的專業人士,根據具體環境進行聲學設計和施工是必要的。千萬不要在沒有數據的情況下模仿別人的視聽室,隨意進行聲學處理,后果可能很嚴重,導致該吸的頻段沒有吸,不該吸的頻段吸收了,破壞聲場的平衡性。
4、電源處理必不可少。
到電表拉專線必不可少,高品質的影音器材對電源非常敏感,一定要避免其他生活用電共用,因此視聽室的照明和空調也要和音響分開。器材柜后面請盡量多安裝電插板,能減少使用電源拖板的機會。
專用視聽室的典型代表,深色環境加上聲學處理,
并且使用了透聲幕,音箱系統照THX擺放。
(2009年5月《數碼家居》家訪,王先生)
5、透聲幕是最佳選擇。
使用透聲幕,聲音從屏幕發出,左中右音箱設置在同一高度,全面提升前面三只音箱的聲場銜接,能獲取和電影院完全相同的效果,大大提升臨場感。
6、不要貼著后墻坐。
要獲取自然稠密的環繞效果,一定要和環繞喇叭保持距離,除非空間限制,請不要貼著后墻坐,這樣后環繞就沒呼吸擴散的空間,并且低頻駐波也容易出現在這個位置。
7、智能中控能帶高效率的操作效果,化繁為簡。
播放機選擇
節目源通常來自DVD和藍光碟片,也有來自網上的高清片源,個別地方還有高清電視。
旗艦DVD看DVD的效果依舊笑傲江湖
1、DVD依舊是主流。
對于絕大多數的消費者,DVD依舊是主流,購買方便,性價比很高。在50寸畫面以下,DVD的畫質也相當不錯,而一些制作優秀的DVD,音效也直逼HD格式,如果不做AB比較視聽,很難發現差異。如果現在購買DVD,一定要選擇有HDMI并且帶倍頻輸出功能的。而一些還在服役的中高端DVD也很有價值,因為目前的藍光機看DVD效果還不完善。
藍光讓我們的聲音和畫面變成了高清
2、藍光是新鮮玩意。
一些比較超前或追求最佳音畫質的朋友,已經注意到藍光。下半年2000元以下的國產藍光機會陸續出現,由于藍光本身具備超高的音畫質,因此入門級的型號效果也相當出色,初次接觸就很震撼。這些入門型號的藍光機通過源碼輸出,讓HD功放解碼,能進一步保證音頻效果。
高清播放機的操作性更佳
3、網上下載符合國情。
目前高清發燒友,還是以網上下載為主。播放的設備有兩種:HTPC和高清播放機。除非你能熟練操作PC,并且熟練掌握相關播放軟件,不然最好不要用HTPC。雖然高清播放機有不少的小問題,但更貼近普羅大眾,更接近傳統碟機的操作方法。
普及HDTV才是王道
4、HDTV高清電視是趨勢。
隨著CCTV-HD、上海文廣等高清頻道的開通,部分地區已經開通HDTV業務,通過機頂盒就可接收到源源不斷的高清片源。限于寬帶,HDTV的畫質超過DVD,但比藍光差;聲音也有5.1伴音,但碼流太低,遠達不到DVD的水準。
音箱選擇
組建家庭影院首位就是選購音箱,由于音箱屬于模擬設備,技術比較成熟,相對比較保值,因此許多人把大部分的預算都用在這里。一套好音箱奠定了好聲的基礎,確實不能馬虎。
1、5.1還是7.1?
在DVD時代,5.1是標準配置,來到藍光時代,一下子變成了7.1。到底是用5.1還是7.1?要根據視聽環境而定,如前面所說的,如果貼著后墻坐,沒有足夠的擴散距離,5.1比7.1效果更好,千萬不要貪多,音箱多不一定是好事。
2、聲音取向。
不同地域設計生產的音箱,會有不同的聲音風格。通常來說美國品牌的影院音響最火爆,能帶來最刺激的影院體驗;英國品牌延續了Hi-Fi音箱的特點,相對比較柔和,聽音樂比較有音樂味。因此,購買前,一定要多聽幾個品牌的效果,看看哪種聲音風格更適合自己。
可以自由搭配組合的KEF XQ系列
3、書架箱+低音炮。
對于多聲道影院用途,結合國內居住環境,采用書架箱(衛星箱)加低音炮能更容易取得好效果。THX標準就是把80Hz以下的低頻交給低音炮,主箱只負責80Hz以上的頻段,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減低功放的負擔,因為低頻最消耗功率;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實行低頻管理,把低頻統一交給低音炮,更容易獲取高質量的低頻效果。
大型落地箱不是不好,但在小空間要玩好落地箱不容易,一來功放預算投入要增加很多,二來控制好多只落地箱的低頻也是新手難以勝任的。
4、中置不可忽視。
電影對白絕大多數都是由中置音箱發出,因此中置不可忽視,最好能保證前面三個音箱為同一個型號,利于聲場統一。
5、低音炮是靈魂。
在杜比、DTS等聲音標準里面,低音炮是必不可少的,一些40Hz以下的極低頻,一般的書架箱和落地箱都難以勝任,必須交由低音炮負責。一顆高素質的低音炮,能迅速提升整體系統的氣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6、THX認證多聲道音箱系統。
市面上有一些專門針對家庭影院研發,并取得THX認證的多聲道音箱系統套裝。這些套裝產品特點就是由主箱和低音炮構成5.1或7.1,主箱和環繞負責80Hz以上的頻段,80Hz以下交由低音炮負責。前三個音箱通常一樣,便于保持一致性。環繞音箱采用偶極或三向發聲原理,具有更好的環繞擴散性。
進入藍光時代,AV功放不但具備杜比TrueHD和DTS-HD M.A.等解碼格式,視頻處理也日漸受到關注,并且成為管理眾多設備的媒體中心。
1、具備高清解碼功能。
藍光為我們帶了了杜比TrueHD和DTS-HD M.A.等高清音頻格式,只有具備高清解碼能力的功放才能享受到次時代高清音軌的魅力。
2、HDMI 1.3
現在購買功放,一定要選取HDMI1.3標準的,除了具備高清音軌源碼傳輸,還能傳輸1080/24p/50p/60p圖像格式。
3、自動設置功能和自動EQ要善用。
現在的AV功放都大多自帶麥克風,可實現自動設置,如喇叭數目、距離、分頻點和EQ修正等功能。對于新手,這種自動設置化繁為簡,有一定的實用意義。但每個視聽環境和器材搭配獨一無二,自動設置和自動EQ不是萬能的,很多情況下反而幫倒忙,如過份衰減低頻和高頻,壓制了動態輸出。因此老玩家最好自備聲壓計,重新檢查基本設置,根據實際聽感做出調整。
4、低音炮距離。
通過自動設置后,通常主箱距離和實際距離誤差不會大,但低音炮往往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這是正常的,因為功放會盡量使低頻和其他頻段一起到達視聽位,功放的距離就是延時,因此大家不必硬性設置實際的低音炮距離,而是采用聽的方式,調遠或調近都行,看看哪個距離有更好的融合度,既低音炮“消失”。
功放是家庭影院的媒體中心
5、注意分頻點。
通常建議使用80Hz作分頻點,能有效的減輕功放負擔,尤其一些入門級功放,功率本身就不大,用其推動一些落地箱,效果通常都不會好,控制力不足,引起聲音失真。
6、善用DSP模式。
現在的HD功放都具備或多或少的DSP或THX模式,這些模式多數針對一般家裝環境開發,如某些THX模式會對高頻和低頻做削減補償,迎合客廳影院的用戶。在具備聲學處理的環境下,最好不要使用這些DSP模式,這樣能獲取最豐富的聲音細節,動態也不會出現壓縮,聲音更直接,修飾少。
7、大馬拉小車。
影院效果要講求控制力和瞬間動態,功放沒有充足的能量儲備和余量是不行的,所以資深的玩家會使用前后級的玩法,實行大馬拉小車,盡量使用大功率的后級功放,換取更從容的控制力和瞬間動態。
8、前后級是最終歸宿。
剛入門的朋友,建議使用合并機,也就是一般的AV功放,使用起來簡單方便,效果也不錯。對于資深和高要求的玩家,前后級是最終歸宿,一來會有更多的把玩樂趣,二來確實會有更強悍的效果,當然價格也不菲。
9、THX認證標準。
目前中高端的AV功放大多數通過了THX認證標準,具備一定的素質。最新的THX Ultra2 Plus認證,加入了THX Loudness Plus技術,該技術針對電影母帶進行修正,讓一般環境下小音量也能獲得足夠的動態和細節,帶來更柔和自然的聽感。
以前大家說到組建家庭影院,首先就會想到音箱功放,往往忽略了顯示終端。隨著大屏平板電視和家用投影機的出現,顯示設備越顯重要,宏大的聲場必須結合足夠大的屏幕,這樣才會產生身臨現場的感覺。
1、買液晶電視還是等離子好?
不要理會社會上的一些錯誤說法和導購,要根據實際情況選購。如果你不會關閉所有的燈光觀看電影,那可以購買液晶電視。因為在全黑的環境下液晶電視的漏光相對還是比較明顯,暗部容易出現漏光發灰。但液晶電視的優點是亮度很高,在明亮的環境下有更好的表現。
如果你一定要關閉燈光觀看電影,那等離子是最佳的選擇,會有更佳的黑色表現力,圖像的質感也更好。不足是亮度沒有液晶高,在明亮的環境比較遜色。
投影機能輕松的實現大畫面,震撼力非凡
2、買LCD、DLP還是LCoS(索尼SXRD、JVC D-ILA)投影機好?
家用投影機技術發展迅猛,每年都更新一次,三種技術各有優缺點,不能籠統的說哪種技術好,那種技術不好,關鍵看產品檔次。總的來說LCD色彩比較鮮艷豐富,性價比比較高。DLP由低端到超高端都有,特點是對比度比較高,色彩比較自然真實。LCoS屬于反射液晶技術,吸取了LCD和DLP的特點,目前集中在中高端。
3、投影機的鏡頭移位裝置。
具備Lens Shift鏡頭移位的投影機能帶來便利的安裝,而具備電動對焦和縮放功能的機型更方便。
掛幕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高端幕布有側拉線設計,進一步提升平整度
4、合理的觀看距離。
目前的平板電視和家用投影機幾乎都是全高清的,加上1080的信號源,近距離也不容易發現屏幕的缺陷,理論上屏寬的1.7倍或33度視覺是最佳觀看距離。如100寸16:9最佳觀看距離約3.76米。
5、掛幕(地拉幕)還是框架幕?
幕布平整度來看,框架幕是第一選擇,能做到平整如鏡的效果,但占地方,一般用于專用視聽室。掛幕(地拉幕)比較節省空間,不使用可以收起來,但平整度相對較差。
地拉幕比較少見,移動性比較強
6、白幕還是灰幕?
對于客廳影院,幕布還是容易受到環境光的干擾,使用淺灰幕能起到加強黑位的效果,色彩純正度比白幕略差一點。全黑的環境下,白幕效果是最佳的,能提供最佳的色彩表現。
7、屏幕亮度也有標準。
電影院的屏幕亮度通常在12-22fL,家用通常在12-16fL,只有達到或接近亮度標準,才能獲取最近的觀看效果。
Lens Shift鏡頭移位大大提升按照的靈活性
8、是否需要使用帶增益的幕布?
關鍵看投射的尺寸,看能否滿足上面的亮度標準。主流1000流明左右的投影機,投射超過120寸,最好使用帶增益的幕布。
9、不同增益幕布的區別。
1.0增益是標準,低于這個標準叫負增益,市場常見的負增益是0.8。高于這個標準叫高增益,常見在1.3或1.5。負增益幕布能讓圖片看起來更厚重,黑色比較穩重。高增益幕布要做好不容易,高增益幕布通常會出現HOT DOT熱點現象,容易看到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