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8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隸屬企業中光學集團有限公司在京舉行媒體溝通會,正式對外宣布成立中光學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推出自主品牌“中光學•COSTAR”投影機產品,并宣布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LCOS、DLP兩種技術的光學引擎、投影鏡頭和整機產品全面量產。而據此僅一個月之前,雅圖集團邀請眾多媒體參觀了其剛剛建設完成的“全球第二條LCD投影光機生產線”。
至此,除了被美國德州儀器壟斷的DLP投影機技術和新組件DMD芯片,和日本愛普生獨家供應的LCD投影機技術液晶光閥芯片外,本土投影機產業已經完成從LCOS芯片、LCOS/DLP/LCD光機、鏡頭、整機到多媒體應用方案的全方位整合,民族投影產業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中光學DLP光機、雅圖LCD光機兩條世界先進的投影核心組件生產線的正式投產,國內投影機產業已經從早期的“外資品牌市場”,向以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優勢為基礎的“民族品牌市場”轉移。這不僅是民族投影機產業長期耕耘的結果,更是全球投影機產業發展的大方向。
2009年,作為全球投影市場的重要產于這東芝,在巨額虧損的壓力下不得不在全球市場放棄投影機業務。這一事件成為投影機產業由傳統的技術密集驅動,向制造能力密集驅動轉型的管件里程碑。輿論認為,東芝投影機雖然一直關注與高附加值的高端商務教育市場,且全球銷量一直不錯,但是投影機產品價格逐漸下降,“高科技紅利”消耗殆盡的市場趨勢依然最終壓垮了東芝的“高端”市場。
在數字投影機大規模興起的12年歷史中,以2006年為轉折點。在此之前,投影機產品一直冠以尖端科學技術的外衣,攝取最高達九成以上的市場毛利。06年開始,在明基等臺系投影品牌的推動下,以DLP投影技術為主力,全球投影機市場進入空前絕后的三年價格雪崩期,產品綜合價格下降幅度超過六成,同時投影機市場營銷成本也伴隨銷量上漲而微升。二者綜合影響下,投影機市場毛利水平、凈利水平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一轉折最終形成了2009年,在金融危機導火索下東芝的全面撤退。同時,這一轉折也敲開了投影機產業向制造成本低廉化要效益的大門。
2009年,全球投影機巨頭、3LCD投影技術的唯一對外供應商,愛普生開始在國內二線、甚至三線投影機廠商中游走,尋求以成本優勢為核心的合作伙伴的支持。這一時間,3LCD投影機市場最典型的事件是市場零售價格僅僅7000元的轟天炮3LCD 1080p家庭影院投影機的問世。
如果說愛普生在國內制造產業鏈上的布局是順應市場趨勢而為之,那么德州儀器對國內市場的重視就是打開這一“低價制造趨勢”的導火索。
在全球數字投影機市場中,DLP技術屬于后來者。面對3LCD技術先入為主的優勢,德州儀器在盡力拉攏傳統日系投影機巨頭的同時,更是以臺系廠商為核心伙伴,以低價格的優勢快速搶占普及型市場,并在零售商務、娛樂等領域占據后發優勢。DLP投影機已經成為國內投影機品牌主要推崇的技術,在本土產業鏈布局上微弱領先于3LCD。
從技術主導市場、到成本主導市場,這是投影機產品應用逐漸走向普及化的必然過程,是不可回避的歷史課題,更是名族投影機產業前所未有的機遇。
雅圖作為民族投影產業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者,已經建立起從光機到整機,從商用、娛樂到數字影院、微型投影機的全面的產品線。中光學更是早已經在投影機另一大核心顯示方案,LCOS技術領域深耕許久,擁有從芯片到整機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和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早在08年,中光學就已經著手研發自主品牌的整機產品,并在09年推出數款樣機。
數字投影機制造技術,尤其是核心光機和光學器件產業鏈不僅僅是簡單的加工制造,其技術含量遠高于電腦板卡、整機制造等傳統IT產品領域,是現代IT產品總成技術要求指標最高的產品之一。這也是為什么3LCD投影機光機之前只有理光一家公司生產,DLP投影機光機主要出產自臺系代工企業的原因。
隨著雅圖3LCD光機生產線、中光學DLP光機項目的誕生,加上國內投影機產業已經在LCOS產業鏈上建立起來的完整制造體系,國內投影機產業已經可以掌握全球投影機市場大部分話語權。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制造的高品質、低成本優勢,將徹底推翻投影機產業“暴利”的格局,為一個平民皆可享用的投影時代的到來鋪平道路。
民族投影產業已經初步完成從整機市場、到產業鏈市場的布局,擁有者更為強大的綜合競爭力。結合國內投影機市場對本土化服務的迫切需求、對本土化、差異化產品創新的迫切需求,以及企業和普教市場對大量高品質低成本產品的迫切需求,民族投影產業已經步入最佳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