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方式的花樣翻新,如今,很多家庭的影音娛樂生活逐步升級。伴隨投影機、平板電視的價格不斷走低,將大尺寸顯示設備請回家也不再是什么難事。于是,家庭影院,特別是高清家庭影院在民間悄然興起。
家庭影院說復雜也復雜,不過,普通消費者自己DIY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只要肯花些心思,多向別人討教,自己動手也不難。針對很多想組建家庭影院的入門玩家,pjtime.com指出了幾大常見誤區,供玩家參考。
誤區一:家庭影院=器材組合
沒錯,器材是整個家庭影院的靈魂,但并不是全部。好的家庭影院,在環境搭建上也需要費些工夫,不然,再好的器材效果也出不來。要讓音響發揮出最佳效果,空間條件、器材搭配、音箱擺位以及用戶微調等四大項缺一不可。
還是老話重提,如果有組建家庭影院的意愿,并且是新房,那么影院的提前布線最好提早,結合裝修一并進行。最好提前設計好影院器材的擺位,以便在相應位置預留電源、網絡、音視頻線纜等的位置。
視頻線方面,HDMI、色差、DVI等都是比較常用的線。音頻方面,則通常需要先確定音箱的擺放位置再進行布線,具體可參考《打造家庭影院 音響布線大有講究》http://www.jngyjj.cn/2010/3/39745465.shtml一文。
在埋線時,無論是在地板刨坑還是在墻上鑿槽,都要用塑料套管或黃蠟管將線套上,而不要直接用水泥封固。很多人在預埋的時候,布線長度都是根據實際走線長度來計算,這就導致最后在影院安裝的過程中,發現線的長度不夠,因此一般來說,預埋時需要在功放處預留50厘米到1米,墻面環繞線預留20厘米左右,落地環繞支架從地面留出2米左右,稍微多留一點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