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藍光碟機售價只有999元,網上購買一張藍光碟片,價格只要20元左右。”在一家電賣場,銷售人員這樣向記者介紹藍光碟機。雖然價格已經較上市之初跌了不少,但藍光市場并沒有迎來人們預想的井噴。
據賣場銷售人員介紹,2010年藍光碟機的市場份額不足10%,這一數字和2009年相比幾乎持平。據藍光光盤協會(BD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0多種型號的藍光播放機及350多部影視藍光碟片在中國市場面市。
記者在賣場看到,包括先鋒、松下、索尼、飛利浦、華錄以及山水音響推出的藍光碟機幾乎占據了碟機銷售柜臺的半壁江山。據統計,市場上最便宜的一款藍光碟機只要999元,平均售價也僅在1500-2000元之間。整個2010年,各大品牌推出的新品也有十幾款,但是,月千臺、年萬臺的銷量卻幾乎完全辜負了中國巨大的影碟機市場。
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王寧表示,藍光碟機自2008年進入國內市場,遲遲沒有迎來銷售井噴,真正原因并不是因為此前藍光碟機售價過高,而是受制于片源少且售價高,再加上受到網絡、硬盤播放器等新技術的沖擊,導致藍光產品不被中國消費者認可,推進緩慢。
消費者李先生表示,自己不會買藍光碟機,主要是因為碟片浪費存放空間而且積塵,而且光盤始終都是機械的東西,笨重而不可靠。不如買高清移動硬盤播放器,可以隨時下載影片播放,不用擔心讀盤出錯,也不需要找地方存放光盤。現在網上片源效果都比較好,雖然還比不上藍光,但也可以滿足大多數影片的觀看需求。
據記者了解,目前藍光碟片在國內市場售價已經下降至100元以內,華錄等甚至推出了49元每張的正版藍光碟片,但因為電影內容陳舊,國內消費者并不買賬,轉而選擇網絡上看大片,或者從大容量硬盤播放器上觀看電影。
數據顯示,2010年藍光碟機在歐美等市場銷量進一步上升。如北美市場藍光碟機的銷量上升了一倍,而傳統DVD的市場份額則開始出現大幅下滑。在中國市場,生產藍光碟機的國內企業已經由2009年的27家增至2010年的46家。但是,2010年藍光碟機在中國市場出貨量只有50萬臺左右,市場份額不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