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過去的2010年,多媒體音箱行業發展日益多樣化,它跟其他外設產品一樣存在著強大的市場競爭,產品的賣點,無論是聲音,外觀還是功能都逐步成為消費者所關注的重點之一。音箱的小型化、多功能化、無線化、家居化等等都成為了2010年音箱行業的特色,這是廠商在尋找突破,尋找變化,而這種變化在2011年又會得到空前的發展嗎?
近幾年,裝機市場日益萎縮,筆記本得到火熱關注,DIY裝機音箱的銷量也逐步縮水,可謂是利潤已經大大不如從前,如何能夠突圍而出,延續傳統2.0\2.1音箱的走量,再開拓新的市場,發掘新產品成了各大音箱廠商所著重的關鍵。在2007年一直延續至今的筆記本音箱成功的從臺式機的配件轉換為筆記本的配件,但是如果說筆記本音箱是在大幅度蠶食傳統DIY裝機音箱的市場份額的話,那么在2010年出現的多功能音箱就已經能夠開始拋棄PC電腦\筆記本而獨立使用了。
對于消費者而言,不管是2.1還是2.0,還是MINI音箱(筆記本音箱、便攜音箱等),除了基本的音箱性能外,更多的會想到在實際運用操作中,如何能夠更加便利,如何能夠一物多用,能夠滿足各種需求,這是社會在發展,是科技在發展,是使用習慣在發展……如以此來,產品的數碼化,小型化,便攜化必然導致音箱不再滿足于連接電腦進行播放,如何擺脫讓操作更便利,這就是音箱的多功能發展,集成了U盤/SD卡直讀、FM調頻、鋰電池供電、無線操控等功能,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除了筆記本行業的擴展,手機行業同樣在飛速擴展中,現在很多人情愿用6000元買臺iphone手機,都不會用4千元買臺式電腦;電腦一般是3至5年才會換,而手機1至2年換一臺。面對iPhone街機化、移動互聯的趨勢,消費者需要一款能夠完美切合手機的音箱產品,外觀要精致家居化,音質和功能均衡,來滿足他們實現手機聲效的擴大化。有新的需求,就會催生新興產品的普及!
從2005年發展起來的Mini音箱,逐漸成為了各大音箱廠商另一個矚目的焦點。而從大概2007年開始筆記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加上2009年上網本將發力市場,Mini音箱近幾年發展一向火熱,屬于音箱“走量”型產品。這除了市場的需求外,其Mini音箱本身技術得到飛速的發展,不光是電路技術,揚聲器技術,也包括了造型模具的換代和烤漆工藝的進步。
不過這多媒體音箱行業的新秀——MINI音箱并沒有因此而停歇,因為與傳統的多媒體音箱相比,Mini音箱的同質化程度太高,技術門檻也太低,除了少數產品外,大部分產品僅憑一眼就能看出是公模的產物,而且價格也日益被壓低,市面上20-50元不等的MINI音箱數不勝數。于是乎,在2010年,體積小巧、價格便宜的MINI音箱引入了至關重要的“外援”——多功能。
隨著技術的更新,U盤、SD卡的普及使用,各大音箱廠商也迅猛采用內置數字音頻解碼電路,能夠支持MP3和WMA格式的音樂文件,實現SD卡、U盤的直讀功能,而且在直讀MP3文件時,還可以通過箱體上的按鍵對播放進行控制,其中包括曲目切換和音量調整等基礎操作功能。這樣,音箱就可以完全脫離電腦,成為一款數字音箱來使用。音源的解決,這是MINI音箱改變的最大因素。
加上鋰電池的廣泛應用、滿足了便攜供電的需求,MINI音箱可謂是有一次空前發展。在2010年推出的多功能MINI音箱:朗琴X6、朗琴H2000、樂果i30、聲湃思N1……等等都蜂擁而至,價格僅在百元左右,深受追捧。而且小體積多功能的音箱也非常適應網購的趨勢,比起大體積的2.0\2.1音箱來說,郵費是一項龐大的支出,如此一來,對于商家的多方面渠道銷售有利。由于此類產品功能豐富、價格實惠,外觀精致,能夠滿足消費者外出攜帶和日常使用的需求,相信MINI音箱普及多功能會成為2011年非傳統音箱的發展趨勢之一。
面對越來越龐大的iPhone手機使用者市場,周邊的配備軟件和產品也逐步跟隨腳步,發展起來,音箱也是其中一個。越來越多的音箱廠商開始為手機、為iPhone設計適配的音箱產品,像最早涉足iPhone和iPod適配音箱的JBL,奧特藍星等,不過當時的iPhone音箱也僅銷往國外,受眾于國外市場,這跟國內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有關,因為當時iPhone手機\iPod并未達到普及狀,故而國內市場對于它的出現并沒有多大興趣。
在CES2011展會上,一線的音箱廠商漫步者、麥博、三諾都重點展示了蘋果類音箱產品,不過,蘋果音箱在售價方面與傳統的裝機音箱相比要昂貴很多,上千元的售價這也是決定了它在國內市場的受眾范圍是小眾化的。
不過,國內音箱廠商出品的蘋果音箱售價實惠,為蘋果產品的大眾化使用奠定了基礎,加上蘋果音箱以符合蘋果產品審美為準則,在外觀上它有精致的造型和色澤搭配,在功能上完全支持蘋果產品并能為其充電,巧妙融合時鐘\鬧鐘等一些功能,這也決定了蘋果音箱最終會走向大眾化。
值得一提的是iPad音箱,使用iPad的大部分用戶都是以游戲娛樂為主,而影音功能為輔。依靠強大的重力感應系統和觸摸操作方式,iPad大多數時候都是不離手的,那么,作為蘋果產品不可或缺的音箱產品就緊跟用戶需求,各大音頻廠商陸續推出專屬iPad的基座音箱,DOSS率先推出了一款性價比高的iPad支架音箱DOSS DS-1008,延續著其優質的家居風格外觀、人性化的功能設置。相信蘋果音箱也逐步成為了2011年發展的一大趨勢。
對于大多數的音箱用戶來說,都會認為音箱作為音頻輸出設備,其最主要的功能無疑就是將各種電腦音效播放出來,而音質則是衡量一款音箱檔次高低,以及性能優劣的主要指標。這種傳統且延續了很久的思想左右著大部分電腦用戶挑選音箱的重心,那就是首選音箱的音質和播放效果。對于音質的追求,對聲學技術的研究一直都是音箱廠商所專注的重點方向,也是不可缺少的發展方向。
音質派:在2010年,惠威從主流到超高端依然推出了數款聲音素質極高的2.0音箱和低音炮產品:千元以下性價比之王的M100,也有我們認為最好聽的HiFi音箱H5,以及專業錄音棚級有源監聽音箱X4。而三諾 的N-35G 摩機冠軍版的推出也給中端市場帶來了一股全新的氣息,相信音質的延續依舊會是2011年不變的趨勢,雖然用戶的消費趨勢在改變,但是產品的本質還是值得研究和更新的。
功能派:伴隨著MINI音箱多功能趨勢日益火爆,傳統2.1\2.0音箱也不甘示弱,同樣是采用內置數字音頻解碼電路,來支持MP3和WMA格式的音樂文件,實現SD卡、U盤的直讀功能,就如麥博相繼推出的M-700U,M-500U等多款型號音箱產品,都是主打功能至上的2.1音箱,現代HY-2018也擺脫電腦,實現直讀功能。
無論是主打音質,還是追隨功能,傳統2.0\2.1音箱的發展也逐步呈現多元化趨勢。
無線產品的發展日益紅火,無線鍵鼠、無線耳機都順應著人們的生活而逐步提高,但,無線音箱卻不如以上產品發展那么迅猛,一直徘徊在價格高,需求不明顯的狀態。但是,在2010年音箱的無線化發展卻得到了不錯的發展,日益紅火,不再困擾于距離的限制,擺脫有線的束縛,無論是WIFI,藍牙,RF射頻還是2.4G都頻頻推出音箱新品,可謂是迎來了嶄新的無線時代!
傳統意義上認為,在應用于民用產品近距離傳輸的無線技術上還存在著不少弊端:FM容易受到干擾,藍牙傳輸數據量小,2.4G有延遲,WiFi功耗較大,Kleer目前還不成熟等等。由于這些物理特性上的局限性客觀存在,導致人們對于無線產品都有“音質好不?有延時!”的慣性認定。但是事實上,同一種規范,采用不同的芯片方案、不同的設計思路、不同的制造工藝,最終所誕生的無線產品也有可能大相徑庭。
雷柏SE3無線音頻適配器采用了主流的2.4G技術,使音源部分實現無線化,不用再專門配備一臺無線音箱了,直接將原有的傳統音箱再利用起來,使其無線化。耳神的無線魔盒也是這樣的一款小巧的產品,但是它采用的是RF射頻技術來實現移動音源的無線,繼而結合耳神的多款傳統2.1音箱升級成無線版本音箱,給音箱市場帶來了價格實惠的無線風。
不過除了小巧的無線適配器外,無線音箱也再逐步摸索著前進,麥博FC361W推出了國內首款采用2.4G無線技術的多媒體音箱,音箱是固定播放設備,移動音源部分來充分體現其無線化。相對于2.4G無線音箱來說,藍牙音箱更凸顯其方便性,它適用于時下具備藍牙功能的音源播放媒介,如手機,筆記本等,用戶可以在10米距離內將音箱隨意擺放,音箱的藍牙設置也比較簡單,經過簡單的配對操作即可連接上播放設備,而且價格實惠。無論是采用哪種無線技術來實現,音箱的無線化發展也將拉開序幕。
總結:
多媒體音箱產品繽紛多彩,不再是單純的電腦裝機配件,隨著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改變,音箱也在改變,無論怎樣變,消費者追求的應用是最主要的,應用在筆記本,小巧的筆記本音箱能夠滿足;應用在隨身使用,多功能的便攜音箱能夠滿足;應用在手機,專用的蘋果音響能夠滿足;應用在無束縛享受,無線音箱能夠滿足;如果你是一個音樂發燒友,音箱發燒友,對音質比較高,那么基于聲音發展的2.0音箱也能夠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