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技術設計的一個最初的關鍵應用,也是最核心應用時數字高清電影的發行載體。一片25g的BD碟片,可以承載最高4小時的高清數字影像內容——這足以滿足現在1080p高清電影,未來的3D高清電影的發行,而采用雙層碟片設計也可以滿足4K級別的3D電影的發行需要。
不過,與到音像店購買BD光盤的手段比較,消費者還有更好的手段,獲得高清影像內容,那就是網絡下載。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公路較發達的地區和國家,網絡下載和在線觀看已經成替代傳統光碟方式的最佳選項。
對于發行商而言,網絡發行的硬件載體是服務器和帶寬,這些可以再不同的內容間重復使用。對于消費者而言,可以選擇不同的授權方式:一次觀看、多次觀看、刻錄存儲等等,當然每種方式的費用不同。從整體的消費鏈條分析表明,網絡發行對于發行方和消費者都會“更為靈活”,因此也更為廉價。
網絡發行另一個好處是跨平臺的轉移:只要擁有正確的授權密鑰,在電腦、智能手機、IPAD之間轉移數據并播放比BD更為靈活——因為光驅真的很難裝進像平板電腦或者智能手機那樣的靈活機身,技術的規則注定了BD智能留在那些體積夠大的設備之上。——對于更多的小體積電子設備、隨身影音設備,網絡發行似乎是唯一選項。
當然,面對網絡法相,BD也有他的好處。例如防盜版、例如對于程序發行(最典型的PS3的游戲碟)的授權密鑰作用,更例如購買到BD碟片后可以無限重復觀看,隨時觀看,不需要下載的等待時間——當然,也有消費者認為網絡下載沒有等待播放的時間,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是選擇“提前”下載的:一個簡單的提前下載就可以解決觀看時間的準確計劃問題。
而向防止盜版之類的措施,雖然BD碟片的技術水準很高,但是卻并不那么效果好:有哪一部電影最終不會被盜版呢?沒有吧!對于程序密鑰的作用,可以有兩個甚至更多的替代方案。例如在下載之外發行電子密鑰,或者發行DVD的密鑰。
雖然對于PS3、XBOX等游戲機的新型高清游戲DVD的容量并不足,但是卻不可否認在作為認證密鑰上“容量足夠”的事實。現在PS3等游戲主機,運行一款游戲,除了第一次運行外,光盤的作用僅僅是“認證密鑰”:游戲數據和玩家的檔案到存儲在游戲機或者聯網服務器上,插入光盤的意義盡在與認證玩家的合法身份。——甚至電腦上的很多高清游戲已經不需要光盤密鑰,尤其是網絡游戲,多數的游戲數據、認證、存檔都在服務器上(云計算體系)。
與DVD時代比較,網絡連通還停留在56k的撥號的水平,完全無法借助網絡傳遞高清內容,現在網絡發行和下載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事物。尤其是在數據壓縮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BD的大容量的必要性,對于發行產業已經大打折扣。事實上,即便是DVD也并沒有在發行市場取得對vcd格式的全面勝利:大量的CD唱片的基礎光碟依然是那個容量雖然有限但足夠了的640MB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