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擴大化,差異化發展引領行業創新
2002到2012年,十年間推動國內大屏顯示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市場需求的擴大和多樣性發展。
我國正在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基礎設施國家,包括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地鐵、電站、水廠、電網……只要能想象到的地方,都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且即便如此以人均量計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還遠落后于既有經濟發展水平。同時,我國也在成為世界軍事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的路途上大幅度邁進。此外我國還是全球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信息化”市場,大型安防、指揮調度、智慧城市應用比比皆是……
這些行業的發展都對大屏幕顯示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技術門類、產品種類、系統功能的產品層出不窮,從業企業也從單一的解決方案商,逐漸成長為跨行業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不同客戶,對于大屏系統的“技術和功能”需求的不同,已經成為大屏行業發展的一大特點。
例如,在視頻會議市場,1080p的遠程傳輸顯示應用,最注重的流暢性,畫面要清晰。這需要整個系統提供非常高的數據帶寬和信息處理能力。然而,對于安全監控系統,即便是1080p高清監看,往往不苛求視頻會議那種30幀、甚至更高的流暢性:安全監控系統更為側重在保持信息采集和傳輸的清晰度的同時,能夠實時處理一些“信息識別”性的任務:指出危險所在,并提供安全警示的提醒。實際上應用于安全領域的1080p監控往往達到美妙10幀的流暢傳輸就基本滿足技戰術的需要。在另一些系統中,例如地鐵的調度指揮系統,它主要顯示的是一些傳感器網絡傳輸的“特定信息信號”,而不是視頻內容:雖然傳輸帶寬要求很低,但是實時性、穩定性和節點信息的可操作性要求極強——這種系統對顯示單元的穩定性要求也超過大多數監控安防系統。另一些大屏系統,比如室外顯示,需要特種的亮度指標;而面向普及市場的產品則要求更好的成本控制;文化教育領域的市場,也可能以3D顯示為核心,或者要求弧形拼接和零縫隙。……
對比十年前,國內大屏幕市場的應用需求依然單一:安防系統為例。多數安防顯示僅僅起到一個“眼睛”的作用。分辨率不高、視頻調度能力要求為零、內容識別要求也為零、很少有行為報警系統的應用,主要的項目僅僅使用安防顯示器堆迭顯示,沒有大屏幕顯示的需求。這樣的系統一般都是通用化的,沒有客戶業務性的要求,也不與客戶業務做深度結合。甚至,直到目前,這種低“水平”安防應用依然在該行業占據大量市場。
但是,即便是安防這種低層次應用為主的行業,大屏系統的需求多樣性也在形成。比如,北京市在地鐵系統中,要求安防監控系統能夠:跟蹤鎖定嫌疑人、能夠做基本的人像識別處理和行為違規報警——這是08年奧運會提出的新要求。這種要求也已經在銀行、金融、危險品企業、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獲得廣泛應用。
導致大屏市場需求多樣性發展的原因不僅來自于市場自身需求,更與大屏市場技術門類的多樣性對應:液晶、等離子拼接和單體大屏顯示器都是近五年出現的新事物。LED大屏則在4年前進入價格“雪崩”期。邊緣融合和背投拼接系統的使用和持有成本也在快速下降。結合其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系統的發展和成熟,大屏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能夠提供如此豐富的技術選擇,滿足千差萬別的客戶需求。
同時,多樣性應用下客戶成本的變化也是導致市場差異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比如人像識別技術的進步、高性能計算設備的低成本化、高性能化,尤其是大尺寸和高清化顯示技術的進步、成本的快速下降、高帶寬傳輸技術的發展和光纖網絡成本的下降等等,大力的促進了大屏相關應用的發展。以背投影產品為例,與十年前比較,經濟型產品單元滿足高清顯示需要的產品售價幾乎下降了一個數量級;在計算產品上,同等投入獲得的計算能力現在已經超過十年前的10倍;二十年前平板顯示產品還未普及,更不曾有大尺寸單元產品的出現,而現在大尺寸平板已經白菜化。
市場、技術和成本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及大屏從業企業自身的努力創新,共同促成了大屏應用市場從單一顯示業務,向多種業務的協同發展。這種變化也體現在大屏企業自身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更新上。
比如,2010年GQY率先發布了3D顯示DLP拼接系統;威創在交互式大屏幕上大做文章;三星致力于透明顯示器產品的開發;夏普將液晶顯示主要產品定位在60英寸級以上單元產品上;行業內出現更多的專職數字告示系統廠商;大屏幕廠商紛紛建立自己的軟件研發部門等等。
業內人士指出,大屏產業已經由簡單顯示系統,轉化成一個“信息化的功能系統”。為客戶提供功能性的產品,而不僅僅是硬件基礎設施,是整個大屏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尤其是與不斷進步的現代顯示技術、信息技術和交互技術結合,大屏產業的“外延”范圍已經是十年前的數倍。
用“應用革命”來形容大屏需求市場的變化絲毫不足為過。不過這種革命過程在過去的十年內只是展示出了冰山一角。隨著社會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還會有更多不可預知的“新應用”被開發出來。尤其是在軟硬件技術廣泛進步,多元發展的今天,大屏行業可謂“創新”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