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臺投影機來說,最貴的耗材莫過于投影機的光源部件燈泡,投影機的光源經過多年來的技術更新以及革命性換代,已經出現過多種多樣的光源類型。如:金屬鹵素燈、UHE燈、UHP燈、氙燈、LED燈和激光光源等。
但是,真正能夠笑傲在投影光源市場的卻不是前面的四種光源,隨著LED光源與激光光源的發展,這兩者將會是投影光源的主角。
不過,由于LED光源始終沒能突破高亮度的瓶頸,一直停留在1000流明的階段,并沒能達到普通商教及家用的使用亮度范圍,也正是因亮度太低始終沒有贏得市場的認可。LED光源的缺點顯然非常致命,讓其難以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因此激光技術被很多廠商寄予厚望。
到底激光技術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能夠使廠商們紛紛把關注的焦點都投向自己呢,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項技術。
激光屬于集束性光源,光效率極高,因此也更容易實現高亮度。同時,激光光源的波長分布范圍較窄,因此可以實現極純的單色光,在投影機的應用上,具有更高的色彩還原性。激光的點光源特性,決定了激光更適合投影使用。比如通過與反射式的成像器件配合,做成投影機,那就是最好的應用模式。
激光的最初的中文名叫做“鐳射”、“萊塞”,是它的英文名稱LASER的音譯,是取自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各單詞頭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詞。意思是"通過受激發射光擴大"。激光的英文全名已經完全表達了制造激光的主要過程。1964年按照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建議將“光受激發射”改稱“激光”。
激光光源與燈炮光源和LED光源完全不同,它有著極高的效率。激光顯示將發展成為多平臺應用技術,如手機投影顯示,前投影顯示,便攜投影顯示等。其大色域、高效率、長壽命等優點,將顯示技術發展提供一種選擇。
(一)色域更廣,色彩更亮麗
傳統投影機只能表現自然界中30%左右的人眼可識別色彩,致使另外70%的色彩無法通過傳統顯示設備讓我們感知。當前的2K數字放映機雖然在色彩及分辨率方面已經接近35mm膠片的質量,但還是有不少電影界人士更欣賞膠片所表現出的豐富色彩及過渡。純色的LED或激光光源是數字成像的理想光源,激光投影機能表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能給觀者還原出一個更完美的五彩斑斕的真實視界,更好的滿足電影的播放需求。
(二)真正保持長期高畫質
傳統投影機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隨著光源的急劇衰減而使圖像變暗變黃(如亮度衰減、色飽和度對比度降低等),在電影院這些高要求使用場合,即使燈泡仍還在發光,也不得不因此而更換燈泡,造成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激光投影機所使用的是激光器作為顯示光源,其壽命可達10000小時以上,其衰退過程也是緩慢的,使得其輸出的畫質長期保持高亮度、色飽和度和對比度,畫面色彩始終亮麗如新。
(三)更高的光通量
目前傳統投影機燈泡(氙燈或汞燈)的最高功率可達到6500W-7000W,單機最高可達到33000流明光通量,其燈泡壽命在此條件下最多只能達到 500-800小時。而激光光源屬于新一代冷光源,不存在發熱量過大而使其溫度過高的因素,只需通過增加激光器數量,就可以很輕松的將激光投影機單機的光通量達到10000-50000流明以上,且其光源的使用壽命仍然可以達到10000-20000小時以上,使用該技術的投影機,可大大降低影院的長期成本,不再有炸燈的風險,并提升影院的檔次和性價比。
激光光源技術也有缺點,據美國一位專家表示,激光技術進入顯示系統主流市場的障礙在于價格,怎樣把價格降下來才是關鍵。另外,由于激光光束的亮度太強,有可能會對人眼造成傷害。
不過有缺點也并不是壞事,畢竟人無完人,更何況是一種新興的顯示技術。有專家表示,我國已經設計好未來激光顯示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到2015年,全面進入大眾消費品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打造國際領先的激光產業。